期货业的发展,在南沙金融业的未来发展中举足轻重。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金融30条”),“期货”被提及到10次之多。而此前,“横琴金融30条”与“前海金融30条”对“期货”这一行业仅提及4次与5次。 频次增多的同时,“期货”的重要性更高了。在这份金融支持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施工图”中,期货与南沙的战略定位紧密结合,并单独列出“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这一条文。 五部委发文,未来广东的期货业发展如何“面向世界”?对广期所和南沙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记者为你带来解读。 一 先行一步参与期货市场国际化战略 相比“横琴金融30条”“前海金融30条”,“南沙金融30条”中更为强调“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这两个关键,特别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这与国家对南沙的战略定位一脉相承,针对期货业的发展,“南沙金融30条”就明确提出,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 期货是南沙重点发展的特色金融,“便利内外联动”进一步清晰定位了南沙错位发展期货的方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表示,此举是对国家宏观战略的深度响应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布局,可以通过重塑开放型经济体系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与风险对冲能力,包括增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强化区域能源安全保障、深化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 “便利内外联动”是对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呼应。近年来正式实施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根本大法”《期货和衍生品法》坚定了我国期货市场走向国际化的脚步,而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完善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广东也提出,“强化广期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深交所的联动合作等”。 “此举让广东先行一步参与到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战略当中。”广金期货研究员黎俊认为,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宗商品定价权是金融强国的重要体现。广东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将令中国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衍生品市场中,从而增加我国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影响力,争夺更多期货品种的定价权。 刘佳宁表示,通过与香港交易所的跨境合作,广东探索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衍生品交易规则,形成以人民币计价、兼具国际流动性的定价中枢,将本土市场优势转化为国际标准制定权。 对于行业而言,黎俊认为,此举将倒逼广东省内企业学习并接受更严格的国际规则,接受国际竞争,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广东经验。 二 为打造国际化交易所提供机遇 对于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南沙金融30条”指出了具体路径:支持在广期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跨境合作品种,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支持广期所稳妥有序将已上市的期货期权产品申请为允许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的特定品种。 去年9月,经中国证监会同意,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可参与我国四家期货交易所部分期货和期权合约,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更上一个台阶。3月4日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期货、期权合约的交易。 广发期货总经理徐艳卫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交易所与广期所合作可引入境外投资者,提升市场流动性,这一政策是响应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期货期权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支持境内外期货交易所扩大商品期货结算价授权合作的号召,并且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化”正是广期所自成立之初就写入的三大方向之一。作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广期所始终保持开放态度,促进境内外市场的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 据了解,目前,广期所与十余家境外交易所建立了沟通渠道。 广期所2024年的数据显示,境外机构通过QFII渠道参与碳酸锂期货的交易量环比暴涨300%。“通过跨境合作,广期所可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工业硅、碳酸锂等特色品种交易,碳酸锂期货上市不足一年即成为全球成交量最大的新能源金属期货,跨境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其作为亚太时区定价基准的地位。”徐艳卫表示。 在政策发布会上,广期所副总经理李慕春就表示,“南沙金融30条”进一步完善了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及南沙建设的政策体系,对于加快推动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深化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支持广期所打造创新型、市场化、国际化的综合性期货交易所提供了难得机遇。 三 电力期货合约方案产业认可度高 “南沙金融30条”鼓励广期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建设电力期货市场呼声强烈。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就建议,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 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力现货市场,广东能源自给率不高,电价波动给省内发电企业的稳健经营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量明显增加,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并网与入市交易将加剧电力现货价格波动,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造成一定挑战。”黎俊表示。 作为最具同质性的商品之一,电力具备品质稳定、价格不易被操纵且波动频繁等期货品种所需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期货交易。徐艳卫表示,电价波动加剧,极端价格甚至负电价频现,急需期货工具管理风险,通过期现货联动为企业提供电价风险对冲机制。“广东电力市场主体如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储能运营商对风险管理工具需求迫切。” 在2021年证监会批复的广期所两年品种上市计划中,电力期货就已是列入计划的16个品种之一。1月21日,广东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也明确,支持广期所研发上市电力期货等重大战略品种,丰富期货产品体系。 随着此次五部门鼓励广期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品种上市或已足音渐近。 徐艳卫表示,电力期货合约方案已完成设计,产业认可度高,且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机构协同推进,为电力期货上市奠定基础。尤其是南方电网覆盖粤、桂、滇、黔、琼等五省份,区域市场协同能力强,可支撑跨省电力资源调配与期现货规则衔接。 徐艳卫建议,广东基于广东电力现货市场特性设计合约草案,并吸纳电网企业、调度机构等意见,形成高度适配本地市场的方案,可以成为其他省份构建电力期现联动的范本。 黎俊则进一步表示,广东先行开展电力期货交易试点,可以积累宝贵的交易经验,并推广至全国,更好地落实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 四 促进港口经济升级提升供应链效率 在“南沙金融30条”中,与期货相关内容还有“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完善覆盖期现货市场的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等。 商品期货交割是连接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桥梁。黎俊认为,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且其到东南亚各国物理距离较短,在南沙设立商品交割中心,可以将我国期货市场影响力辐射至东南亚各国,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有利于广东探索构建内外联动的期现货交易规则。 对南沙而言,交割中心的建设可以促进港口经济升级,进一步吸引货物、资金和产业链资源集聚。刘佳宁认为:“此举推动南沙港港口从传统物流枢纽向‘贸易+金融+物流’综合枢纽转型,助力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临港制造业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于大湾区乃至广东而言,商品交割中心的意义也殊为重要。徐艳卫分析,商品交割中心作为大宗商品流通体系的关键节点,依托南沙商品交割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可缩短交易链条、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供应链效率,从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集群的原材料及产成品流通需求,提升区域供应链效率。 刘佳宁进一步表示,交割中心的建设可以提升“制造业大省”的区域定价权。她认为,广东对大宗商品如工业硅、能源等现货贸易和风险管理需求旺盛,依托广期所的品种创新和南沙港的区位优势,交割中心可促进现货与期货市场深度联动,逐步形成“广州价格”,打破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垄断。 刘佳宁表示,南沙建设期现货市场的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与商品交割中心,既是广东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跃升的关键金融支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全球大宗商品定价竞争的关键落子。 在“南沙金融30条”中,还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依法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等平台”等内容。徐艳卫表示,在广期所的功能辐射之下,可吸引风险管理机构集聚,为制造业提供定制化套期保值方案,形成期现资源深度协同。 “广东作为全国工业实力最强的省份,既需要通过期现货一体化体系强化产业链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制造业当家’的生产稳定性。同时,需借助期货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服务‘五外联动’战略,巩固外贸竞争优势。” 徐艳卫表示。 南方+记者 黎华联 【作者】 黎华联 289财经热点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