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黄金首饰和金条价格继续下挫,最新报价如下!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昨天刚在周大福买了个30克的手镯,今天一查回收价直接蒸发8880元! "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账单炸开了锅。 谁能想到,就在国际金价微涨的背景下,国内黄金市场却上演了"冰火两重天"的戏码。 银行金条报价集体跌破780元关口,老凤祥的足金首饰更是从月初的1030元暴跌至995元,连周大福这种头部品牌都守不住千元防线。

更令人费解的是,就在三天前,东大与漂亮国刚达成重要经贸协议。 按理说市场预期向好应该抑制黄金避险需求,可国际金价反而微涨0.3%。 这种反常现象让财经博主@金市观察连发三个问号:"国内金商在恐慌什么? 银行金条报价为何比国际市场高10元? 首饰加工费凭什么比黄金本身还贵? "


当我们翻开工商银行的实时报价,776.03元/克的价格确实比伦敦现货金价高出近7%。 而交通银行778.89元/克的挂牌价,更是让海外投资者直呼"看不懂"。 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银行正在悄悄调整贵金属业务占比,某股份制银行甚至将金条销售窗口从3个缩减到1个。


这种谨慎态度在零售端表现得更加明显。 太阳金店899元/克的破位报价,直接击穿二线品牌的"900元心理防线"。 在济南泉城路的齐鲁金店,896元/克的电子屏前围满了驻足观望的顾客。 店员小张无奈地说:"昨天还有大妈来抄底,今天连问价的都没有了。 "


回收市场的剧烈震荡更令人心惊。 746元/克的足金回收价,与周大福1042元/克的实际入手价形成296元的"价格悬崖"。 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30克黄金首饰,转手就要承担近万元的折价损失。 某典当行老板算了一笔账:"现在回收100克金条只赚3500元差价,但回收100克首饰能净赚2.3万元。 "


在深圳水贝珠宝批发市场,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已被冷清取代。 一家专做18K金饰品的档口,老板指着展柜里标价540元/克的首饰说:"这些含金量75%的饰品,现在比足金首饰便宜整整500元/克。 "正在挑选婚戒的准新人小王坦言:"反正戴在手上看不出纯度,选18K金能省下蜜月旅费。 "


银行贵金属柜台的销售数据印证了这种趋势。 建设银行客户经理透露,5月以来金条销售量环比下降40%,但小型投资金条(10克以下)的咨询量却翻倍。 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是投资者在"持币观望"与"分批建仓"之间摇摆不定。 某私募基金贵金属分析师指出:"现在每克35元的买卖差价,已经接近银行黄金业务的成本线。 "


这种价格倒挂现象在期货市场早有预兆。 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合约连续三日收阴,累计跌幅达3.2%,完全背离纽约COMEX黄金的走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黄金ETF持仓量在价格下跌期间反而增加1.2吨,这种"越跌越买"的反常操作引发热议。 有网友调侃:"中国大妈这次学精了,改成定投式抄底。 "


老牌金店也在悄悄调整策略。 六福珠宝将20%的展柜改为古法金专区,周生生则推出"以旧换新免工费"活动。 在杭州万象城,某品牌导购拿着计算器给顾客演示:"用旧首饰置换22K金新品,每克加工费能省80元。 "这种变相降价的方式,让纯度91.6%的22K金饰品突然走俏。


回收商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北京报国寺收藏市场的李师傅指着电子秤抱怨:"现在收100克金条要压2万元本金,利润还不够付摊位费。 "他的账本显示,5月14日当天经手的12笔交易中,有9笔是周大福、老凤祥的足金首饰。 这些带着发票的全新饰品,最终都以746元/克的"废料价"成交。


在知乎"黄金暴跌"话题下,一条获得2.6万赞的评论道破玄机:"银行金条溢价10元是风险补偿费,首饰高价是品牌附加值,而回收价才是黄金的真实身价。 "这种说法得到中国黄金协会数据的支持:2023年黄金首饰加工损耗率平均为0.15%,但品牌商的工费定价却是损耗成本的300倍。


某财经专栏作者实地探访发现,同一家珠宝城的足金首饰,贴上周大福标签就能溢价200元/克。 更惊人的是,部分品牌将3D硬金工艺的工费定为198元/克,而实际生产成本不足20元。 这种定价策略遭到网友炮轰:"我们买的到底是黄金,还是品牌包装费? "


银行系统的价格博弈同样暗流涌动。 工商银行776元/克的报价比建设银行高出7元,这种同业价差在往年很少超过3元。 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分行正在测试"浮动定价模型",试图通过实时调整报价来平衡库存压力。 某国有大行的贵金属库存周转天数,已从15天延长至27天。


在这场价格混战中,18K金意外成为最大赢家。 深圳某珠宝加工厂老板透露,5月以来18K金订单量暴增150%,"很多客户要求把足金首饰改成18K款式"。 小红书上的"百元黄金挑战"话题里,95后女生们晒出540元/克的18K金耳钉,配文写着:"省下的钱够买全年奶茶,纯度焦虑? 不存在的! "

当我们在周大福门店看到标价992元/克的足金项链时,柜姐反复强调"工费不打折"的规定。 但隔壁柜台的老庙黄金,已将工费从98元降至68元。 这种暗中较劲的价格战,让消费者王女士发出灵魂拷问:"都说黄金保值,为什么我还没走出商场就贬值20%? "

某黄金回收平台晒出的数据令人咋舌:5月14日回收的黄金制品中,佩戴不足三个月的新品占比达到47%。 这些带着礼品盒的"准新金",最终都以原料价流入熔炉。 平台负责人无奈道:"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花万元买的金饰,本质上和700多元的金条是同一个东西。 "

在二手交易平台,标注"全新未拆封"的周大福金饰挂价普遍比专柜低200元/克。 即便如此,成交量依然寥寥。 有卖家自嘲:"现在卖金饰比卖二手车还难,至少车子不会天天贬值。 "这种自嘲背后,是价值296元/克的品牌溢价在剧烈震荡中的脆弱性。

当某网红博主将银行金条熔成金珠DIY手链的视频冲上热搜,评论区掀起"金条改饰"热潮。 工商银行客户经理证实,近期确实出现多起"买金条要求开发票注明首饰用途"的异常需求。 这种民间智慧正在打破传统黄金消费的边界,也暴露出品牌首饰定价体系的致命软肋。

在黄金暴跌的漩涡中心,新婚夫妇小陈算了一笔精明账:选择18K金"五金"比足金节省1.2万元,这笔钱刚好覆盖欧洲蜜月旅费。 他在小红书晒出的对比图引发热议,图中22K金对戒在灯光下与足金几乎无异,配文写着:"省下的钱够买30克金条,这才是真正的保值操作。 "

金市观察员@黄金眼 的直播间里,观众们不断追问:"银行金条溢价是否合理? ""首饰工费是否存在暴利? "面对刷屏的质疑,他举起两块分别标价776元和992元的黄金:"左边这块贴着工商银行标签,右边刻着周大福Logo,你们觉得哪块更接近黄金的真实价值? "

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 但当太阳金店挂出899元/克的报价牌,当交通银行金条涨至778.89元/克,当18K金饰品开始蚕食传统市场,每个数字都在重写着黄金交易的规则。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价格风暴中,有人看到风险,有人发现机遇,而更多人开始思考:我们追逐的究竟是黄金本身,还是附着其上的虚幻泡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