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金市场近期掀起的剧烈波动,不仅是投资者的关注焦点,也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黄金价格的暴涨暴跌背后,反映了复杂的全球经济格局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博弈。 国际金价近期变化幅度惊人。现货黄金价格在创下历史新高后,于5月中旬迎来急剧回调。中美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后,金价一度暴跌超2%,触及3260美元/盎司。这种波动与前期表现形成鲜明对比。5月初,由于巴基斯坦、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升级,COMEX黄金期货上涨0.82%,达到3333美元/盎司,当周累计涨幅达2.8%。 金价高位震荡成为5月市场常态。参考供需关系,3000美元/盎司曾被认为是合理区间,但实际价格却不断突破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蝴蝶效应"导致大量避险资金涌入黄金市场,加上投机炒作,使得金价波动更加剧烈。 金价波动背后的受益者与受损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银行业在这轮黄金牛市中获益显著。多家银行2024年的贵金属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工商银行贵金属资产规模从2023年的1149.28亿元升至1721.44亿元。农业银行实物贵金属销售额同比增长68.5%,邮储银行贵金属业务交易量涨幅更是达到136.47%。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普通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正在增加。多家全国性银行已陆续发布风险提示,并上调个人黄金积存业务起点金额至千元级别。招商银行今年已四次提高积存金起购点。这些措施表明,银行希望避免黄金市场暴涨暴跌带来的风险。一些投资者在高位入场后损失惨重,有人贷款80万购买黄金,在价格回调后亏损7万多。 金价波动也影响着实物黄金消费市场。随着国际金价调整,国内金饰价格波动显著。多家知名珠宝品牌足金饰品克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波动,有些品牌单日下跌17元。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浓厚,部分珠宝门店销量较4月下降40%。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