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的石油产量一直维持在2亿吨的水平,排名世界第六。由于国内的石油资源储量有限,即便增产也难有太多。说到国内石油产量最高的省(直辖市)区,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坐拥大庆油田的黑龙江或后起之秀新疆。 出乎意料的是,我国石油产量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是北方石化重镇天津。2024年,天津市以4000万吨的石油产量雄踞全国之首,占全国总产量的18.8%,比排名第二的新疆高出700万吨,比排第三的黑龙江高出1000多万吨。天津的面积不大,只有1.2万平方公里,大约为北京的四分之三。为何石油产量能高居第一呢? 渤海湾的天然油库 天津石油高产的核心支撑源于其濒临渤海,这里作为中国重要的海相生油区,具备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先天优势。渤海有辽东、石臼坨、渤西、渤南、蓬莱5个构造带,该区域在数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与沉积作用,形成了多层系、多类型的油气储层。 渤海湾盆地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浅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油气资源开采条件优越。据勘探数据,整个渤海湾盆地拥有近百亿吨的石油储量,具备开采价值的石油储量超40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近5000亿立方米,是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与陆相生油相比,海相生油因海洋生物类脂含量高、沉积环境稳定,更易形成大规模油气田。渤海湾的古近系湖相沉积与新近系海相沉积叠加,为有机质的保存与转化提供了理想环境。例如,渤海油田的垦利6-1、垦利10-2等亿吨级油田,均得益于“湖盆成气”与“汇聚脊”成藏理论的指导。 渤海湾滩海地区的冀东南堡油田,总储量高达10亿吨,堪称是我国石油勘探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之一。其储量之大、油层之厚、单井产量之高,在世界上也是罕有。过去五年,渤海湾更是频频发现亿吨级储量的油气田,喜报一个接一个。说渤海油田是我国的“波斯湾”一点也不为过。 从零基础到亿吨级跨越 天津石油工业的崛起,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史。1965年,渤海油田作为中国现代海洋石油工业的起点,开启了艰难创业。初期面临“一无资金、二无装备、三无技术”的困境,但通过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逐步实现突破。 1975年,渤海油田产量只有8万吨,1995年,渤海油田跨入千万吨级行列;2010年突破3000万吨,并稳产12年;至2021年,原油产量达3013万吨,成为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再到去年,渤海油田全年油气当量产量达3880万吨,其中原油产量突破3600万吨,天然气35亿方。 渤海油田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开发策略,早期引入国际石油公司技术,后期转向自主勘探,形成“内外双循环”的开发体系。1999年,美国石油公司康菲和中国海油共同发现了渤海海域中南部的蓬莱油田。自2002年投产以来,该油田已建成16座海上平台和1艘亚洲最大浅吃水浮式生产储油轮,年均原油产量约400万吨,是渤海原油稳产上产的重要阵地之一,也是国内最大海上整装油田。过去20多年里,蓬莱油田群原油累产突破5亿桶,折合近7000万吨。此累计产量可满足2亿人一年的基本需求。 渤海海域有些油田开采已经超过30年,通过精细油藏描述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绥中36-1等老油田持续稳产;垦利6-1等新油田快速建产,2024年原油增量占全国近50%。 目前,渤海油田的开发应该还属于油气田开发的早中期阶段,随着深海勘探技术突破与页岩油开发加速,天津的油气资源产量还将再提升,有望继续担当中国石油供应的“顶梁柱”!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