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消息,指数早盘走势分化,沪指弱势调整,创指、深成指小幅上涨。板块方面,汽车产业链集体走强,汽车零部件方向领涨,豪恩汽电20cm涨停,天汽模、秦安股份、亚太股份等盘中涨停;人形机器人概念强势,万向钱潮、铭科精技、均胜电子等涨停;可控核聚变概念活跃,百利电气、王子新材等多股涨停;农业股集体回调,晓鸣股份、博闻科技等跌幅居前;大金融概念集体调整,银行股领跌,西安银行、兰州银行跌幅居前;航运股走弱,华光源海领跌。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300只。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363.32点,跌0.52%;深成指报10194.21点,涨0.08%;创指报2046.44点,涨0.16%。 盘面上,PEEK材料、可控核聚变、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美容护理、保险、物流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人形机器人 精锻科技、宜安科技、鑫宏业、万向钱潮等多股上涨。 消息面上,马斯克在利雅得举行的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预测,人形机器人数量最终将达到数百亿。马斯克说:“我认为每个人都会希望拥有自己的机器人,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拥有自己的C-3PO或R2-D2(《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机器人),但会更好。” 麦格理发布研报称,2025年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市场展现出显著的复苏韧性,一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结束库存去化周期,销量同比增长11.6%,其中协作机器人产量同比激增41.4%,成为行业 “增长极”。 2、可控核聚变 中洲特材、常辅股份、百利电气、王子新材等多股上涨。 消息面上,招商证券指出,国内核聚变研发近期取得多项里程碑进展,BEST(聚变能紧凑燃烧等离子体装置)项目工程总装提前启动,CRAF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通过关键部件测试并计划于2025年全面建成。随着三步走战略加速推进(BEST-CFEDR-商业堆),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已步入密集催化期,上游设备产业链有望受益于实验堆快速落地及招投标需求释放。 消息面: 1、【中国联通联合华为推出家庭机器人】在今日的中国联通“智家通通”产品发布会上,中国联通宣布联合华为推出家庭机器人。据中国联通方面介绍,智家通通为全国产、全自研。自主设计,架构自主设计,外观结构自主设计;自主研发,面向家庭场景的云智OS,全栈式智控系统,通通智能体;自主标准,中国联通智家通通产品规范,中国联通智家通通终端规范;自主运营,多产品融合,多生态开放,统一账号。 2、【我国城市规划“全面体检”套餐出台】2025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5月16日正式发布。这一新版城市“全面体检”套餐更突出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强化规划适应性。增设“城区范围及周边20公里农用地面积”指标,引导城郊加强“米袋子”“菜篮子”建设。增设“水源地数量”指标,推动城市实现多水源保障。专门增加老旧燃气管网改造进度及管道安全距离控制、电动自行车停车场所空间保障等监测评估。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估提级为各城市必选动作。中小学、养老设施、文体设施、卫生服务设施、菜市场和足球场地等步行5分钟或15分钟覆盖情况都要体检。今年开始,城市体检将逐步与供地计划等挂钩。 3、【乘联分会崔东树: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 同比增长52.8%】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4月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分析。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9.3GWh,占总装车量17.2%,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6.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8GWh,占总装车量82.8%,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75.9%。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84.3GWh,累计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34.3GWh,占总装车量18.6%,累计同比下降15.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50.0GWh,占总装车量81.4%,累计同比增长88.0%。 4、【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22.8万项,合同成交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我国技术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技术市场作为我国五大要素市场之一,其发展水平影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效果。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6.8万亿元,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完成《“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确定的5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 机构观点: 野村将中国股票评级大幅上调至战术性超配。该机构称,中美暂时降低关税的协议对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惊喜,可能会在短期内对市场情绪提供支撑,在此推动下,中国股市在过去一个月的反弹或将得以持续。 高盛建议,聚焦多条主线以捕捉主题性超额收益。内需驱动型板块中,互联网与服务行业将受益于消费复苏与数字化转型加速。同时,在政策宽松周期下,优质区域银行与头部房企估值修复可期。此外,基建产业链与AI产业链也值得关注。 来源:仟茂网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