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晴 每经编辑|文多 历经39年的发展,安琪酵母早已稳居全球酵母行业第二的宝座。 然而,当行业龙头即将步入“不惑之年”,资本市场也开始审视其光环下的阴影:国内业务增速放缓、新兴业务尚未成势,这家老牌巨头是否真的触碰到了增长“天花板”? 面对质疑,39岁的安琪酵母用最新财报作出了回应:2024年全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增,2025年一季度再度延续增长势头。 数字背后,是安琪酵母正在进行的一场“突围战”——从海外市场的开疆拓土,到新产品矩阵的持续扩容,这家老牌企业正试图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 安琪酵母能否真正跨越周期?战略方向又该如何调整?作为执掌公司近6年的“舵手”,公司董事长熊涛在4月30日再度当选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安琪酵母湖北宜昌总部,与熊涛展开了一场关于全球化展望与增长瓶颈的深度对话。 水解糖替代糖蜜的“动态博弈”安琪酵母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湖北宜昌食用酵母基地,是中国最早实现酵母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之一。公司于2000年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酵母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经历39年的发展,安琪酵母早已稳居行业头部位置。不过,风光背后,一场关于原料的持久战从未停歇。 作为酵母生产的关键原料,糖蜜在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每吨酵母需要消耗4.5~5.5吨糖蜜。但国内糖蜜产量相对较少,且受气候、供需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2021年,安琪酵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59%。对于该年度营业成本为何增加,公司就曾表示,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原材料、糖蜜价格上升。 面对糖蜜带来的困扰,进口似乎是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但现实却很骨感——由于糖蜜被归类为制糖工业的固体废弃物,国家明令禁止进口。这道政策红线,将安琪酵母逼上了自主创新的突围之路。 也是在2021年,安琪酵母开始布局水解糖深加工生产线,试图用这种替代原料破解难题。截至目前,三条全速运转的水解糖产线已形成45万吨的年产能。 当被问及替代效果时,董事长熊涛表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在海外市场,糖蜜价格的“市场波动都在可控范围内”。 熊涛透露,安琪酵母的水解糖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但具体替代比例并非机械设定。 “这是一场动态博弈。”熊涛就公司策略拆解道,当水解糖使用过多导致糖蜜库存积压、价格走低时,适时回调替代比例可实现成本最优。这种弹性机制背后,是公司近年来构建的“蓄水池”能力——通过提升糖蜜和水解糖的仓储规模,在低价周期大胆囤货,在高价阶段则释放库存。 “过去最怕供应商坐地起价,现在主动权在我们手里。”熊涛的自信来源于三重保障——充足的原料储备、灵活的生产调配能力和实时响应的采购决策体系。他特别强调,当前安琪酵母已能确保“任何时期产量稳定,同时实现当期成本最优”。 企业内部文化墙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晴 摄 “走出去”的决心更加坚定在中美经贸关系持续波动的背景下,近期中国企业正以新方式重构出口路径。 华创证券近期研报显示,我国对美出口占比继续下滑,但对东盟国家出口份额加速抬升。 转机出现在2025年5月12日,中美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将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对美出口关税压力有所缓解,但更重要的是迎来了调整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窗口期。 “这不仅验证了我们全球化布局的前瞻性,更坚定了我们继续‘走出去’的决心。”熊涛表示。 翻开公司的生产版图可以发现,安琪酵母此前已经陆续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当下,公司还将目光投向了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公司拟通过印尼子公司实施年产2万吨酵母项目,项目总投资估算8.8亿元。 印尼作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酵母需求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印尼工厂将进一步完善安琪酵母在海外的布局。熊涛介绍,印尼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多国都签订了优惠的关税协定,另外,其具备毗邻马六甲海峡的区位优势,可便捷辐射东南亚、大洋洲乃至北美市场。 熊涛表示,公司将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合理调配安琪酵母全球产能,完善全球营销网络,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全资自建海外工厂模式不同,此次印尼项目采取了合资形式——安琪酵母持股80%,当地合作方持股20%。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公司海外策略的调整? “合作方在当地的影响力能显著提升运营效率。”熊涛分析道,公司充分兼顾自身发展需求与当地股东的诉求,只要符合战略发展需要,可以灵活调整合作模式。 “我们希望通过海外投资,进一步加强行业话语权和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熊涛表示。 安琪酵母生产线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开拓酵母蛋白等新兴产品领域从传统的酵母到后来的抽提物,安琪酵母一直在拓宽产品的边界。如今,公司将目光投向了酵母蛋白领域。 2023年12月,安琪酵母自主开发的酵母蛋白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这是国内微生物领域第一个获批的蛋白原料。 相比动、植物蛋白产品,许多消费者对酵母蛋白还是有些陌生。5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蛋白粉”时,搜索结果中排在第一位的一款产品销量已经超30万件。经咨询客服,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动、植混合蛋白产品。继续往下滑则可以看到安琪酵母旗下的一款酵母蛋白粉,显示已售超5000件。 电商平台上的酵母蛋白粉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销量差距背后,是安琪酵母在消费市场培育上面临的挑战。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激增17.77%至8.28亿元,这些钱被投入到各类展会、行业研讨会以及其他推广活动中。 市场培育的投入逐步收获回报。目前,安琪酵母生产的酵母蛋白已出口4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用于蛋白粉、烘焙、膳食补充剂、蛋白棒、运动饮料、素食制品等食品领域;此外,酵母蛋白在饲料、美妆等领域的应用,也在探索之中。 产品先行,产能也必须跟上。熊涛介绍,公司已实现了“柔性生产”,山东、广西、湖北等地的产线可随时切换生产酵母蛋白。 “我们坚持‘适度超前’的产能策略。”熊涛透露,在产能上,公司始终保持一定的产能冗余,这样既能快速响应市场爆发,又避免过度扩张的风险。 酵母蛋白只是安琪酵母产品矩阵拓展的缩影。在宜昌,另一个项目正在推进——安琪酵母与北京微构工场合资成立的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宜昌建设万吨级PHA(聚羟基脂肪酸酯)产业化项目。 PHA这种可降解生物材料,被视作传统塑料的理想替代品。虽然市场培育仍需时日,但熊涛相信,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PHA在国内市场获得大规模应用也不会太久。 与此同时,安琪酵母在农业微生物领域的布局也在加速。公司探索利用酵母科技改良土壤生态,以此提高作物产出率和品质,并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熊涛介绍,公司正在加快建设农业微生物相关项目的专业产业园区,为这一战略业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合成生物园区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50%市占率后的“破茧”之战当安琪酵母在国内酵母市场的占有率突破50%时,市场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一个现实问题——公司是否已触及增长天花板? “如果仅局限于传统酵母业务,这个担忧确实成立。”安琪酵母董事长熊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直言不讳。但他随即话锋一转:“但我们的布局,早已不止于此。” 在专访中,熊涛详细阐述了公司的“破局”之道:一方面,海外市场持续深耕。2024年,安琪酵母国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达57.12亿元,同比增长19.36%,远超公司的整体增速,海外市场已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双轮驱动”开辟新赛道:酵母蛋白等创新产品矩阵快速扩张,合成生物、农业微生物等前沿领域提前布局。 “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我们已经构筑了足够宽的护城河。”熊涛自信地表示,未来的5~10年,公司增长空间依然可观。 “具体数字尚难精确预测。”熊涛表示,可以肯定的是,安琪酵母将会保持比较稳健的增长。 安琪酵母董事长熊涛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提供 在2024年年报中,安琪酵母已经确定了下一阶段目标,即加快建设“全球第一酵母企业,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公司”。 掌舵六年,再度启航。谈及新目标和新任期中面临的挑战,熊涛表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家都有压力。但公司具有独特的优势:深耕行业积累的市场口碑、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未来是否能通过资本运作来助推公司实现新的目标?在这一敏感话题上,熊涛保持着国企管理者特有的审慎。他表示,公司对资本市场持开放态度,但一切以战略需求为前提。 熊涛透露,虽然中介机构曾建议公司赴港上市,并购和新建项目也可在考虑之列,但公司始终坚持“算好综合账”的原则,毕竟资本化不是目的,而是服务发展的手段。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