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阿尔及尔5月16日电(记者徐永春)坐拥全球第十的辽阔疆域,阿尔及利亚能源储量居世界第十六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九位,能源出口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2014年以来,受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影响,阿尔及利亚外汇储备锐减。阿政府开始积极寻求经济多元化,推进制造业升级、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业开发,并通过高关税、进口配额制等政策严格限制进口,以期减少外汇储备流失、培植本地化生产。 限制进口政策虽在短期内减小了外汇流失,保护了本土产业,但产能滞后不可避免地导致商品短缺、价格飞涨,阿尔及利亚正在经历经济转型之痛。
消费品短缺 初到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新华社记者被当地中国超市的商品价格震惊:一瓶500毫升的酱油售价高达1700第纳尔(约合93元人民币)、一袋方便面标价400第纳尔(22元人民币)、一袋5公斤东北大米要价5500第纳尔(302元人民币)。 消费品短缺对当地民众生活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当地一个进口超市的老板说:“由于实施进口配额制,当地海关对进口商品卡得很严,商品运输进来非常困难,有时清关周期长达数月甚至半年,成本因此翻倍,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目前,阿尔及尔街头穿行的相当一部分汽车是车龄超过20年的破旧“老爷车”。前不久,在阿尔及尔一处二手车销售市场,45岁的阿卜杜拉·卡里姆愁眉不展。他家的轿车购于20多年前,近期他想置换一辆较新的二手车,但在二手车市场转了三天仍一无所获,因为市场上的车价与几年前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一辆2017年生产的二手轿车现在要价450万第纳尔(25万元人民币),这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承受能力。”他无奈地说。 阿尔及利亚政府2016年首次推出进口配额制,将年度汽车进口量限制在约15万辆,比之前每年大约40万至50万辆的规模大幅减少。随后几年,配额不断收紧,甚至一度停止发放汽车进口许可证。 进口配额“双刃剑” 阿尔及利亚现行的进口配额措施主要包括:限制进口商品数量,政府为特定商品设定年度进口配额;建立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商需要向政府申请许可证,才能进口配额范围内的商品;鼓励本地化生产,配额制与产业政策挂钩,鼓励外资企业在阿尔及利亚投资建厂、生产或组装产品。
通过严格限制进口,阿尔及利亚外汇流出得到有效控制,外汇储备逐渐恢复。据阿尔及利亚政府数据,2020年至2023年,阿尔及利亚进口额从560亿美元下降到350亿美元,下降幅度超过35%。同时,该国外汇储备回升,由2022年的61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718亿美元。此外,阿尔及利亚的普通日用品、家用电器等轻工业品本地化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当前,经济转型成效初显,但汽车、高端电子产品、部分药品等出现严重短缺。由于部分产业缺乏成熟的供应链和技术工人等,阿尔及利亚要实现大规模本地化生产,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虽然政府鼓励外国公司在本地投资建厂,但政策执行中的官僚主义、基础设施不足、技术人才匮乏以及进口零配件限制,都制约了本地化生产的推进速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认为,阿尔及利亚的经济改革进程仍然缓慢,结构性障碍尚未得到根除。如果政策执行不力,可能导致进一步经济低迷和社会不满。 坚持转型之路 虽然仍面临困难,但阿尔及利亚政府继续推进经济转型,并不断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2023年,阿尔及利亚政府宣布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降低生产材料进口关税以及加大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
多名阿尔及利亚经济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转型是一场长期而艰难的战斗。短期来看,商品短缺是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是如果阿尔及利亚政府能够制订更为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并出台配套政策支持,完全有可能建立起更健康的经济结构。 地缘经济学家阿卜杜勒-拉赫曼·哈迪夫认为,阿尔及利亚拥有到2030年加入新兴经济体行列的潜力,目前需要做的是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按照阿尔及利亚政府预期,该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从2024年的4.2%提高至4.5%,出口额将达到509亿美元,进口额为460.7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729.5亿美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一部分阿尔及利亚民众认为,虽然面临短期阵痛,但国家在走上坡路,相信未来会更好;另一些人则期待政府改革能带来真正成果,并希望成果来得更快一些。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