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乐科技获悉,中银证券发布策略报告指出,短期A股市场或缺乏有力上行催化,但基本面修复及政策释放预期尚未证伪,市场下行风险有限,短期市场或进入热点及风格加速轮动阶段。风格上,权重股的增配行情对市场风格构成短期扰动,经济弱复苏+信用磨底+宽货币环境下,成长主线不改,新一轮趋势形成,可等待增量催化因素。 01大势与风格 基本面预期或迎阶段性落地。本周初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这一共识的达成提振了市场信心,叠加最新发布的4月外贸数据,短期抢转口预期升温,航运及化工品受益。此外,本周公布了4月金融数据,政府债支撑下4月新增社融维持同比多增趋势,但结构上,新增信贷出现明显季节性回落。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7%,预示基本面及A股盈利上行趋势不改。 下周4月经济数据即将披露,结合信贷及高频数据,预计4月内需上行动能环比趋缓,中美协议及宽货币阶段性落地,短期市场或缺乏有力上行催化,但基本面修复及政策释放预期尚未证伪,市场下行风险有限,短期市场或进入热点及风格加速轮动阶段。风格上,权重股的增配行情对市场风格构成短期扰动,经济弱复苏+信用磨底+宽货币环境下,成长主线不改,新一轮趋势形成可等待增量催化因素。 02中观行业与景气 中美关税谈判落地,行业涨多跌少。周初,中美关税谈判落地,相关税率结果较为积极,本周与出口相关性较高的行业开启明显修复,如电商、化纤、航运港口等行业涨幅居前。受部分头部厂商提出减产挺价方案的新闻影响,电新行业本周涨幅排名居前。上周发布的公募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导致市场部分资金对相关主动偏股型基金低配行业进行主题化交易,非银行业周三大幅上涨,并带动其本周整体涨幅第二。军工行业受印巴军事冲突停战影响,催化力度有所减弱,本周表现垫底。 静待风偏催化,科技蓄势待发。本周BOCIASI快线和慢线指标分别于周一(58.4%)及周三(33.6%)触及本轮关税冲突修复以来的高点,科技行业股价修复趋势有所走弱。考虑大部分行业皆已修复4月3日关税摩擦前的位置,及美国当地时间本周五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反弹后震荡蓄势或逐步成为市场目前的阶段共识。 但我们并不认为市场风格会单边重回红利,从BOCIASI情绪指标快线和慢线上一轮高点来看(快线2025年2月17日,慢线2025年3月18日),科技行业已出现了“退二进一”式的调整,即从2025年2月17日调整至2025年3月18日,再调整至2025年4月7日的关税摩擦低点后修复至2025年4月3日水平。无论是单纯的潜在防御思路或是震荡整理思路,相对低位的科技板块并非完全处在不利位置,相反风偏一旦修复,其潜在弹性也会更高。 腾讯、阿里2025年Q1资本开支环比回落较为明显,但绝对量仍明显高于近年平均水平。近日,腾讯、阿里等国内云厂商巨头纷纷发布2025年Q1财报,这些云厂商龙头公司的云服务收入及资本开支特别是在AI算力基础设施方面的开支受到市场广泛关注。2025年Q1阿里云的营收增速为18%,同时两大龙头厂商的资本开支较2025年Q4有着较大幅度的回落,引发了市场一定的担忧,但从绝对量来看,腾讯、阿里Q1资本开支分别达到274.76亿元、246.00亿元,仍明显高于近年平均水平。 资本开支回落有供应链稳定问题,环比下滑更多是节奏而非趋势。针对云服务业绩表现平淡、资本开支环比回落问题,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回应:“第一季度由于有春节,很多节奏并不像正常月份那么平均,参考性不大。许多新客户的需求真正大规模地上线可能在后面几个月才逐渐展开,目前全球AI供应链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看到客户需求的增长是确定的。”在当下的AI产业趋势之下,资本开支回落有中美科技摩擦、算力芯片限制对华出口带来的供应链稳定问题,但我们认为更多是影响节奏而非趋势。 美国加大对华算力芯片限制,短期或影响华为芯片出口,但国产算力芯片需求正在持续强化。近期,美国进一步加大对华算力芯片限制,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废除了拜登政府时期签署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并计划发布替代方案,以加强对全球半导体的出口管制。该机构同时发布三个指导意见,以加强对中国AI相关的出口管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第二,警告公众,让美国AI芯片用于训练和推理中国AI模型可能带来潜在后果;第三,指导美国企业保护供应链,提防供应链转移的计策。 短期来看,这给国内部分依赖海外高端算力芯片的企业带来更多压力,但同时也给国产算力芯片厂商、算力租赁等行业带来机会,部分暂未被纳入限制名单的国产算力企业如寒武纪等反而迎来阶段性机会。截至 2025年3月,寒武纪存货进一步增至 27.6 亿元,预付账款为 9.7 亿元,此前的供给不足压力有所缓解,订单需求维持相对旺盛。 华为CloudMatrix384算力集群性能已不逊色于GB200NVL72.近期,华为云最新推出的AI算力集群解决方案CloudMatrix384凭借系统架构设计与全栈技术创新,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实现对英伟达旗舰产品GB200NVL72的超越,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尽管单芯片性能仍与英伟达GB200NVL72存在一定差距,但其CloudMatrix384 通过架构优化与集群协同,在集群算力规模(300PFLOPSvs180PFLOPS)、总内存容量(49.2TBvs13.8TB)等核心指标实现对GB200NVL72的反超,任务并行处理效率显著提升,这一突破表明,国产算力正通过系统级创新弥补单芯片性能短板,为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行方案。尽管在芯片制程工艺、生态软件适配等底层环节仍需突破,但集群化技术路径已初步验证国产算力的工程化应用能力,为后续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奠定基础。 尽管腾讯、阿里2025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太平桥策略随笔”;阡乐科技编辑:文文。 |
17 分钟前
18 分钟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