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念念不忘,少必入川有回响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刘艳美

哪吒,又激起了一圈涟漪。

5月18日,哪吒突然“跃”上成都很多地标建筑,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来无数驻足,路人沉浸其中。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

这场哪吒裸眼3D首秀,也让诞生了《哪吒2》的成都,再次引发关注与热议。

01

哪吒,这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魔童,还在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哪吒2》全球票房已经突破158亿元,刷新多项影史纪录,位列全球电影票房第五。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毫无疑问,《哪吒2》犹如一棵“参天大树”,不断攀升。种出这棵“参天大树”的是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公司,也引发了很多影迷、观众、游客的打卡与朝圣。

当人们来到成都,寻找“参天大树”时,却发现了一座庞大而生机勃勃的文创产业雨林。

《哪吒2》诞生于成都锦城湖畔的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这里不仅诞生了“哪吒”系列电影爆款,更是聚合了从IP开发、内容制作到衍生品运营的完整产业链。

自2019年投运至今,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焦游戏电竞、影视传媒、数字音乐、超高清视频等重点赛道,已引入腾讯新文创总部、AG电竞、可可豆动画、完美天智游等60余家企业,打造了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四川省游戏创新发展中心、咪咕科创平台、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等共性平台,聚集从业人员约6000人,并孕育出“遮天”等20余个头部IP。

实际上,《哪吒2》的制作正是得益于这种聚集产生的生态:《哪吒2》制作链上的关键企业大多分布在百米范围内:可可豆动画负责出品制作,墨境天合专攻视觉特效,千鸟动画负责美术设计,星阅辰石承担动态分镜系统……这种地理集聚也催生了“硬盘直传”“当面沟通”的高效协作模式。

与大多数产业园区“严肃”的画风不同,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以川西都市林盘为特色,在城南高楼林立之间打造了一片公园产业社区。除了紧邻文化艺术中心和锦城湖,一路向北,同铁像寺水街、大源中央公园、骑龙公园等文创旅游节点形成空中绿道系统,让产业公园化、商业社区化。

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 图片来源:天府软件园

如果将镜头拉远,人们发现成都不只有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这一片“雨林”。

《2024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成都科幻产业总营收235.21亿元,同比增长17.49%,成为了支撑全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成都郫都区,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就吸引资深科幻机构落户近70家,产值约50亿元;同时,厚植青少年想象力基因,策划主题展活动100余场,不断拓展“科幻+”边界。

正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言:“中国科幻从这里出发,在这里生根发芽。”

“雨林”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悉心培育。成都近年加速打造出独具韧性与活力的文创产业链,并以此为根基,持续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属于城市的“文创边界”。

今年1月21日,成都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印发了《成都市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份全国首个城市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成都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行动指南。

科幻产业雄心壮志的背后,是成都近年文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市场机遇持续释放的集中缩影——“科幻+电影”“科幻+游戏”“科幻+展演”等数字文创细分赛道的新场景、新项目持续涌现。   

除了动漫、科幻,电竞也来了。短短几年间,成都就实现了异军突起,迅速攀升至电竞赛事举办城市排名的第二位,悄然改变中国的“电竞版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创产业的创业者、从业者、受众,都是年轻人。他们被成都文创产业生态所吸引,他们的到来又不断繁荣着生态,成为生态的一部分。久而久之,成都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磁场”。

02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这句脍炙人口的slogan,是成都鲜明的标识,也是城市魅力的证明。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是风景;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是生活。这样的幸福也有烦恼,有人担心这样会消磨年轻人的奋斗热情,甚至搬出古人的话——少不入川。

《哪吒2》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哪吒2》的成功,恰好说明了成都可以成就年轻人的梦想。

从“少不入川”到“少必入川”,在成都,创业者和城市共同扭转偏见。

必入川的少年,也不止文创产业的从业者,而是来自千行百业、百花齐放。

当前,成都正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得益于前瞻性布局和耐心培育,成都沉淀了一定产业基础,培育了肥沃的创新土壤,吸引了一批高精尖人才,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而出成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很多年轻人感叹,科创需要沉下心来做事,成都开放包容、不急躁的氛围,是科创生根发芽的好土壤。

随着人工智能和新技术发展,机器人加速“修炼”成人形,成都也走在前列。去年,7款人形机器人在成都问世,其中不乏全国唯一、全球唯三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全球首台端侧多模态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通天晓”,以及仅仅用时69天诞生的“天行者1号”。

年轻人与新事物疯狂生长的成都,目前已聚集超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稳居西部第一。当前机器人产业迎来重要节点,成都更是陆续发布诸多精细化举措,推动产业生态完善,比如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措施,设立130亿元产业专项基金等。

培育未来产业,成都的行动远不止于此,而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去年9月,成都启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通过走访服务企业,线上线下联动收集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建议,实现迅速办结。

去年10月,成都提出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前些年,成都通过开展产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建设加速,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设施配套不断完善,这一新举措强化了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与“建圈强链”实现有机衔接。去年11月,成都又成立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专门用于推动民营经济和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奋进中的创新之城,这样的成都不断刷新外界的认知,也不断吸引四面八方的才俊,少必入川。

03

年轻人,是最有创造力的人群,他们敢拼搏,爱探索,成为创新的重要力量。

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人们除了热议它代表科技创新,也惊讶于梁文锋的年轻面孔。

在成都,也有很多年轻的面孔。以可可豆创作团队为例,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人,大量“90后”“00后”创作者在选择动画行业、选择可可豆的同时,其实也选择了成都。

目前,围绕城市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成都的人才政策体系已更新到了3.0版本,全市人才总量达669万,居全国第4。

而丰厚的高校资源,为其进一步做深“人才池”、发掘“潜力股”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给出的建议,成都未来可以是一种“创造力城市”的发展模式,不限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而是广泛吸引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信息技术等领域产业人才,不断用创新成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这里的“创造力”既包括文创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两者不仅不冲突,在新的时代与技术背景下,反而可以相互成就,构成类似DNA的螺旋上升结构。

随着科技革命与数字化的深入,新技术、新产业的诞生,愈发需要场景组合和场景密度的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向心城市》一书中指出:创新需要有高浓度、高密度的协同网络,创新人群只有高频次的交流,才能在思维碰撞下激发创新,才能催生创新经济蓬勃发展。

成都的烟火气恰恰也是场景的多样性,诸如写字楼、孵化器、园区,以及城市中的咖啡馆、茶馆、餐厅、公园等第三空间,构成了更开放、更错综复杂的场景,并在场景的交融与互动中,产生更多的灵感碰撞。

城市的场景越丰富,越能为颠覆式创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企业爆发式成长和城市数字化转型创造条件。

从这个角度,《哪吒2》带给我们的震撼只是一个开始,成都也将继续努力求索,成为更多年轻人奔赴的理由。

少必入川,年轻的灵魂终将相逢。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