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暴跌90%!中小企业靠期货"双保险"逆势扩张,利润反转206万 ...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碳酸锂期货市场的出现,为锂电行业中小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生存契机。价格从历史高点跌落至低谷时,许多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期货工具却让部分中小企业找到了应对市场波动的有效方法,实现了风险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双保险"策略助力企业逆周期扩张

锂电行业近年经历了巨大波动。2021年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大量资金涌入锂电领域。随着产能扩张,碳酸锂价格从每吨60万元高位跌至6.5万元以下,行业利润急剧收缩。在这场行业洗牌中,中小企业通常最先受到冲击。

Z公司的案例展现了期货工具的价值。这家专注锂矿开发及贸易的中小企业进入行业不足五年,却已在非洲布局多个储量可观的锂矿项目。当碳酸锂价格暴跌时,Z公司面临严峻挑战。从非洲采购锂辉石原矿运回国内加工需45天,价格下行期间每运回一吨原矿就亏损一吨。

2024年,碳酸锂市场供需失衡加剧,价格进一步下探。Z公司借助碳酸锂期货实现了逆势突围。当年3月,江西环保检查引发供应收缩预期,碳酸锂期货价格从9万元/吨反弹至12万元/吨。Z公司在期货经营机构建议下,采取了"双保险"策略。在现货采购同时,以12万元/吨价格建立空头头寸,形成矿石采购与期货卖出的对冲保护。

随后市场验证了这一判断,2024年7月底碳酸锂期货价格跌至7.1万元/吨。Z公司期货账户盈利丰厚,完全覆盖了现货库存浮亏。通过分批销售现货同步平仓期货、盘面交割等方式,Z公司实现了库存保值。这种期现联动的风险管理模式让Z公司在2024年7月底出场时,尽管现货市场亏损72万元,但期货市场盈利278万元,最终实现总体盈利206万元。

更重要的是,Z公司通过"期转现"操作,与建立多头头寸的正极材料厂合作,按照"协议平仓价+升贴水"定价方式了结头寸。这种"期货定价+现货交割"的双向锁价体系不仅缓解了库存压力,还省去了注册仓单的运费和质检费用,实现了整体效益最大化。

在碳酸锂期货的"护航"下,Z公司实现了逆周期扩张,收购了更多非洲小矿山,经营规模较2023年翻倍。这种成功离不开期货经营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成为服务成功的关键。

期货工具破解库存管理难题

库存管理是大宗商品贸易领域的核心挑战。贵州天美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锂电行业下游企业,年消费碳酸锂7000~8000吨,一直在平衡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的关系。

天美锂能期货负责人刘洋表示,原材料库存过多会占用大量资金,导致利息负担过重,还会带来库存贬值风险。但库存过低又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成本大幅上升。自2022年起,碳酸锂价格步入下行周期,天美锂能深切感受到原材料库存贬值带来的风险。

碳酸锂期货上市前,企业只能选择低于市场价抛售部分碳酸锂来减少损失。在价格下行周期,现货市场缺乏流动性,企业即使第一时间抛售原材料,也面临低价抛售的窘境。碳酸锂期货的上市打破了这一困局。

天美锂能开始在现货交易的同时借助碳酸锂期货进行套保。2024年7月的一笔交易中,公司按现货价8.2万元/吨签订点价合同采购30吨碳酸锂,同步在期货市场建立27手LC2409合约空头头寸,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交割时碳酸锂现货价格下跌至7.5万元/吨,亏损21万元,但通过期货平仓实现了盈亏对冲,最终净损失仅0.21万元,对冲效率达99%。

碳酸锂期货上市前,天美锂能与上游客户签订长协合同,通常锁量不锁价,每季度重新议价。在价格下行周期,这种方式增加了采购成本。例如2025年4月,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月初的7.4万元/吨下跌至月底的6.9万元/吨,累计下跌11%。通过套保,天美锂能可将采购成本降低2000~3000元/吨。

此外,碳酸锂期货价格也成为天美锂能生产、贸易的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2024年一季度以来,碳酸锂期现价格逐步趋合,公司将碳酸锂期货价格作为现货价格走势的先行指标,为生产经营提供更强的价格指引。

为提高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2024年9月,广期所实施"助绿向新"产业服务计划。在期货经营机构协助下,天美锂能顺利通过了产业立项,进入项目考核期。

期货工具不仅帮助企业规避价格风险,还强化了锂电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提升了行业整体竞争力。随着更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锂电产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