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黄金价格一路狂飙,让“炒金热”悄然在年轻人中蔓延开来。从曾经父母辈去金店买金条、金手镯保值,到如今年轻人在线上App里买金豆、攒积存金、做短线波段、甚至用贷款炒金,这场金市狂欢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当金价在2025年4月站上3500美元/盎司,国内金价一度逼近821元/克,越来越多年轻投资者冲进市场,甚至半夜盯盘、日内频繁操作,梦想靠炒金多赚一份工资。但在高涨行情的背后,风险也正悄然逼近。 一、金价暴涨,年轻人疯狂入局 这波金价上涨堪称近年来罕见。Wind数据显示,2022年底以来,伦敦现货黄金从1614美元/盎司一路涨至2025年4月底的3500美元,涨幅超过100%。国内金价也水涨船高,某股份行积存金报价从2024年6月的544元/克,暴涨至今年4月22日的821元/克。 如此惊人的涨幅,自然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尤其是年轻人。 不同于父母辈喜欢去金店买金砖、金首饰,如今90后、95后玩的是积存金、金豆、虚拟金。操作方式也更多样,既有长期定投的“价值党”,也有日内短线交易的“快手党”。 在深圳工作的王婷就是其中一位,手机App里积存着超1000克黄金,价值超过80万元。她甚至动用信用贷套现加仓,追求杠杆收益。 另一位90后投资者张湾,每天工作间隙“摸鱼”盯盘,金价一跌就买,一涨就卖,曾靠短线操作每月多赚一份工资。 而在深圳水贝,快餐店老板娘李艺热衷攒小克重黄金,攒够后打成素圈手镯,或者回收变现。她觉得这是“黄金平权”的一种方式,人人都能参与。 二、社交圈层助推“黄金热” 事实上,这波年轻人炒金热,背后离不开社交媒体和圈层效应的助推。 在各类理财交流群、购物平台的黄金专区,投资者晒单、分享买卖经验、交流涨跌预测,形成了强烈的“羊群效应”。 “又涨了几个点”“今天浮盈5000块”“昨晚刚卖掉,涨幅回撤了”,类似的话题在朋友圈、微信群、讨论区频频刷屏,进一步推高了入场情绪。 尤其在经历过房产缩水、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定期存款利率跳水的大环境下,黄金的强势表现成了少数仍然坚挺且能“眼见为实”的保值增值渠道,自然受到追捧。 三、黄金投资也有暗藏杀机 然而,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金价这场过山车行情,也让不少年轻投资者“尝到苦头”。 自2025年4月22日金价见顶后,受中美贸易谈判缓和、俄乌局势缓解等消息影响,黄金开始震荡回调。截至5月中旬,COMEX黄金跌至3174美元/盎司,国内金价回落至745元/克。 刚刚在高位重仓加仓的投资者,普遍陷入浮亏。例如查德(化名)4月23日在807元/克高点购入500克积存金,耗资40多万元,短短两周账面亏损近3万元。 而杠杆炒金的风险更大。一旦金价暴跌,投资者不仅要承受浮亏,还可能面临追加保证金、强平爆仓、贷款逾期等问题。 多家银行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近期也密集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贵金属价格剧烈波动,控制仓位,理性操作。 律师赵敬国就表示,黄金虽然流动性强,但在极端行情下,金价连续跳水,投资者急于变现却无人接盘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贷款炒金,更需慎之又慎。 四、金价未来怎么看?专家意见分歧 这波金价走势背后,既有避险需求推动,也有ETF资金蜂拥而入、投机炒作堆积推高的成分。 银河证券提醒,2025年初至今,金价上涨幅度超预期,前四个月涨幅达29.4%,目前回调是合理的消化过程。短期来看,金价技术面超买,投机多头仓位过高,回调压力依然存在。 广发证券分析师刘晨明则认为,黄金面临三大利空: 1.美国财政赤字有望大幅收缩,通胀预期下降,削弱黄金吸引力; 2.多头仓位过度拥挤,情绪极易反转; 3.实际交易量远低于潜在资金规模,当前价格高位,波动易放大。 不过,中泰证券任恒则相对乐观。他指出,尽管关税战短期缓和,降息预期回落打压金价,但中长期看,美债真实利率高企、美国经济走向滞胀、美元信用体系承压,金价仍有上行空间。 五、年轻人该如何理性炒金? 炒金不是原罪,但盲目追高、杠杆投机无异于刀口舔血。对普通年轻投资者而言,应该如何参与黄金投资,才能避坑又赚到钱? 我建议: 少量、分批买入,别重仓,更别梭哈; 多用积存金、ETF等门槛较低、流动性强的产品,少碰高杠杆; 做好止盈止损预案,金价剧烈波动时敢于止盈、及时止损; 跟随基本面逻辑,不要只看短期涨跌、跟风盲目入场; 警惕社交圈盲目跟风,保持独立判断。 毕竟,黄金可以保值,但投资的本质是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六、写在最后 这波年轻人炒金热,是资产荒时代、一场全民避险情绪的集中体现。有人在这场财富游戏中赚得风生水起,有人却高位接盘、悔不当初。 黄金依旧是值得配置的资产,但不是稳赚不赔的神话。市场周期起伏,投机有时,理性永远。 希望你在热潮中,能做那个保持清醒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