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文多 5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知。方案提出了六大行动,其中的“新型消费培育行动”(以下简称“新消费培育行动”)提出培育前沿数字消费。其具体措施包括: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举办人工智能领域高规格展、会、赛等活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推动超高清视听高端芯片、超高清显示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转化,落实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方案,深入开展具身智能场景对接和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等。 对“新消费培育行动”中提到的新型消费领域的前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5月22日采访了多家企业。 上海策动数字消费新变量在“新消费培育行动”中多次提到的AI(人工智能)领域,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AI Agent(智能体)市场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8%。 上海聚集了一大批活跃于AI领域的企业,这些公司在上海打造“人工智能+消费”场景的过程中,将起到积极作用。 “积极参与上海AI消费新基建。”深兰人工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兰科技)董事长陈海波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此表示。他认为,上海数字消费的未来在于将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民生价值。深兰科技的实践表明,AI消费的核心并非炫技,而是通过垂直场景攻坚(如商用清洁的刚需性、医疗的精准性),叠加政策与生态协同,实现从实验室领先到场景落地的跨越。 “新消费培育行动”中还提到了脑机接口这一新技术。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的数据,自2019年起,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逐年攀升,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3亿美元的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13.5%。 33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将落在哪些应用场景上? 上海脑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认为:“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应用场景还是在医疗领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进一步赋予了脑机接口在重大脑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使其)帮助渐冻症、高位截瘫等患者重建语言和运动功能,进而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临床试验中,脑虎科技帮助运动区癫痫患者在术后两天内通过“意念”实现操控智能设备,在两周内实现熟练使用微信、淘宝等日常应用,并实现智能家居与轮椅的精准控制。 在“新消费培育行动”中提到的低空经济领域,上海也聚集着众多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厂商。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而eVTOL正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 人形机器人市场正高速发展具身智能,也是“新消费培育行动”中提到的一大前沿领域,该领域对应的人形机器人,正在上海加速走向市场。 上海人形机器人厂商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刚于5月22日宣布,新产品即日起开启合作伙伴招募。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魏强表示:“一类(场景)是文娱展演,现在需求量比较大;第二类(场景)是4S店、展厅等场所的讲解服务;第三类就是科研教育。目前看来,教育市场的需求比较大。” 除了人形机器人市场外,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也在成长。在陈海波看来,AI技术商业化变现的底层逻辑,就是找到真正的市场痛点和最愿意为之买单的人。 陈海波表示,从机器人行业研究机构对机器人的痛点评分报告来看,市场上各种机器人的大部分痛点解决能力都不理想,但是专业级商用清洁机器人对应的商业服务场所的地面必须每日清洁,所以专业级商用清洁机器人的需求度远高于家用清洁机器人,也远高于大部分其他方面的服务机器人。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其服务机器人目前已走进全球60个国家及地区的600多座城市,覆盖了餐饮、酒店、医院、工厂等多个行业场景。公司创始人及CEO李通表示:“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迅猛发展,未来公司也将推出更多创新型机器人产品。”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