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丨防沉迷,一个游戏家庭的重建实验

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 邀请

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5月初,一场特殊的角色扮演活动在位于成都的一家未成年人保护营地上演。

在这场名为“家庭雕塑”的环节中,一个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母亲李芳(化名)和在两年前因沉迷游戏而拒绝上学的女孩小雨(化名),还有“游戏”“工作”等抽象角色被请上前台,通过站位模拟出两年前家庭中彼此的心理距离。

当李芳发现“自己”被女儿安排在远远角落,而“游戏”却站在孩子身边时,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我从没想过她此前会这么看我。”活动结束后,在营地现场,李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想起两年前矛盾爆发时的种种场景,几度哽咽。

李芳的遭遇并非孤例。

成都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家、 腾讯客服未成年人保护营地(以下简称未保营地)教育负责人马滢对此亦深有感受。在现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马滢表示,从社会层面来看,游戏防沉迷已经成为了一个系统性问题,很多孩子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的,恰恰是现实世界中缺少的一些社交与陪伴。大多数情况下,游戏并非敌人,而是孩子释放压力、逃避高压教育的方式。

图片来源:腾讯志愿者协会公众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