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新冠周期性流行以及国产创新药BD再破纪录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下,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明显拉升,而作为手握重磅新冠创新药和多款具备License-out潜力创新管线品种的先锋药企,先声药业(02096)再次站在了业界和市场的聚光灯下。 阡乐科技观察到,5月16日以来,先声药业股价持续拉升,截至5月21日已走出一段“四连阳”行情,区间股价最大涨幅达到28.33%。 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虽然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在外部因素干扰下波动不止,但投资者依旧选择用脚投票,今年年初至今,先声药业股价累计涨幅已接近50%。究其原因,则在于多重利好催化下,公司的投资确定性得到持续验证。 BD潜力获市场持续挖掘 近日,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一项总额高达60.5亿美元的“出海”大单带火了港股创新药板块,也让全球业界和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国产创新药。 实际上,此次三生制药60亿美元BD交易的诞生,其实只是国内创新药行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真正具有创新能力、提供临床价值、管线推进速度走在前列的国产创新药企业开始脱颖而出,先声药业便是其中之一。 以近年全球BD交易最热门的ADC领域为例,先声药业在自研创新平台的技术支持下,针对CDH6、CDH17、ENPP3、EGFR/cMet等多个靶点布局研发了多款ADC新药,构建了由多个FIC/BIC组成的创新药矩阵,且其中多款品种具备License-out潜力。 例如,具备Best-in-Class潜质的EGFR/cMet双靶点ADC品种SCR-A006(SIM0610),目前处于全球研发的第一梯队,与同类靶点ADC相比,SCR-A006的抗肿瘤效力更高,治疗窗更大,因而具备较为显著的BIC潜质。 出海方面,先声药业其实已有成熟的经验。公司首款达成出海交易的新药SIM0278(Treg偏好型IL-2融合蛋白)于2022年刷新了彼时临床前国产自免新药BD总金额最高纪录;SIM0500(GPRC5D/BCMA/CD3三抗)则与AbbVie达成超10亿美元的授权协议,目前正在中美两国开展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I期研究,目标市场空间十分可观。 基于公司的创新管线潜力和丰富的品种出海经验,近期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交银国际均发布研报看好先声药业,并表示公司多款创新管线产品具备License-out潜力,同时创新技术平台有望持续产出BD出海机会。 创新价值持续迎来兑现期 在先声药业的此轮上涨行情中,除了市场挖掘公司创新管线License-out潜力外,投资者押注新冠创新药需求增长也是一大催化因素。反映至资本市场,先声药业即被推上投资热榜。5月19日至21日,先声药业股票成交量连续三个交易日超过2500万股,市场交投热情显著。 消息面上,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31日至5月4日期间,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升至16.2%,在11种病原体中排名首位,住院病例阳性率从3.3%增至6.3%,首次超越鼻病毒和流感病毒。 市场之所以对先声药业情有独钟,在于公司手握国内首款获得常规批准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先诺欣®。市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先诺欣已覆盖全国32个省、371个市及3700多家医疗机构。今年4月和5月,在新冠流行背景下,先诺欣同比和环比销量数据均出现显著上涨,有望切实增厚公司利润。 而先诺欣®的需求爆发只是先声药业实现创新价值持续兑现的“冰山一角”。 阡乐科技了解到,在6年累计超85亿元的庞大研发投入支持下,先声药业围绕神经科学、抗肿瘤、自免及抗感染领域,布局了超60项的创新研发管线,其中3个新药分子处于NDA审批过程,4个新药分子进入III期临床研究阶段,11个分子进入早期临床阶段,在研创新药物形式涵盖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抗、融合蛋白、抗体偶联药物及小分子药等。 未来,随着创新药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以及诸如达利雷生、玛氘诺沙韦片和恩泽舒(苏维西塔单抗)等重磅新药陆续上市,先声药业将在成为全球头部Biopharma的道路上实现进一步蜕变。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