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5月全国生猪均价从月初14.78元/公斤回落至下旬14.21元/公斤,北方主产区跌破7元/斤。此次行情下行背后的推手是谁?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供应端压力持续加大 5月环比出栏量攀升与二次育肥集中释放 规模养殖场5月出栏计划环比增加1.22%,叠加前期二次育肥的生猪集中出栏,导致短期供应过剩。同时现阶段市场多以大体重猪源为主,均重高居不下。北方主产区标猪价格一度跌破14.0元/公斤关口,加剧市场抛售压力。 能繁母猪存栏高位奠定中长期产能 2024年5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回升,据Mysteel农产品208家定点样本企业数据统计,2025年4月同比增幅达4.31%,对应4-9月生猪出栏量逐月递增,市场供应基础稳固。 二、需求端季节性疲软与替代品冲击 消费淡季效应显著 2025年5月,气温升高对猪肉消费形成显著抑制,家庭端鲜肉需求因储存难度增加及饮食清淡化趋势而明显萎缩。白条肉批发市场日均到货量较4月呈下降趋势。五一假期后,餐饮业猪肉采购量惯性回落,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因库存积压暂停补货,叠加学校、食堂等团膳需求季节性减弱,终端消费支撑持续疲软。 替代品价格低位分流需求 2025年5月,禽肉与牛羊肉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显著抑制猪肉消费需求。数据显示,白羽肉鸡均价跌至3.64元/公斤,牛肉批发价59.13元/公斤,羊肉59.03元/公斤,夏季肉类消费淡季叠加居民收入预期偏弱,消费者转向更具价格优势的替代品,进一步分流猪肉需求。与此同时,传统消费旺季效应显著弱化:尽管临近端午节,但终端餐饮采购增量较小,呈现节前“旺季不旺”特征。多重因素叠加,猪肉消费持续承压,价格反弹空间受限。 三、端午节备货提振有限,后市仍偏弱调整 尽管端午节临近可能带来短期需求脉冲,但市场预期提振力度较弱,难以对冲供应增量。整体来看,5月生猪市场处于“供强需弱”的核心矛盾期,价格下行压力显著,端午节后随着备货需求消退,叠加高温天气延续,消费端更难有起色,预计全国生猪均价将继续下探。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22 分钟前
22 分钟前
22 分钟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