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中国煤炭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一、主产区价格动态:供需博弈下的结构性上涨 1. 区域涨幅分化明显 陕西领涨:狼窝渠煤矿洗小籽煤单日涨20元/吨(突破性调价),东博煤矿洗一二籽煤涨7元/吨,反映当地高卡煤种需求缺口及复产延迟压力。 内蒙温和上涨:尔林兔煤矿1号洗小块煤涨3元/吨,红庆梁末煤调至270元/吨,显示蒙西地区保供稳价政策导向。 山西暂未跟涨:主产区中唯一未提价区域,或与焦煤市场疲软拖累动力煤情绪有关。 2. 供应端扰动加剧 检修停产潮:永智煤矿(6月12日复产)、榆阳区多矿临时停销,导致短期产能收缩约5%-8%。 运输创新突破:淮河能源干煤泥直装火车技术落地,预计降低运输成本15-20元/吨,或重塑华东地区煤泥流通格局。 二、港口库存与交易僵局:高库存下的价格传导阻滞 1. 北方港口积压未解 秦皇岛港库存730万吨(同比+18%),锚地船舶仅35艘(历史低位),显示终端拉运意愿低迷。 5500K煤价僵持615-625元/吨,实际成交价贴近下限,贸易商资金成本压力倒逼部分抛货。 2. 库存周转难题 环渤海港口日均调出量环比下降12%,库存可用天数增至23天(警戒线15天),去库周期或延长至三季度。 三、进口市场塌陷:内外价差倒挂加剧 1. 印尼煤价格螺旋下行 5500K印尼煤CFR成交价逼近600元/吨(较国内港口价贴水15-20元),但海运费上涨吞噬套利空间。 低卡煤(3800K)报价跌至42美元/吨,创2024年来新低,中小贸易商亏损面扩大至60%。 2. 结构性替代效应显现 华南电厂转向内贸高硫煤采购,进口煤到岸量环比降25%,但受制于库存高位(沿海电厂存煤可用22天),补库需求仍被压制。 四、后市展望与策略建议 1. 短期价格走势判断 主产区价格或延续5-15元/吨震荡上行,但港口价格受制于库存压力难突破630元/吨阻力位。 进口煤价格底部未现,印尼雨季结束后供应释放或引发新一轮降价潮。 2. 产业链风险点 矿方:高成本矿井(完全成本超600元/吨)面临现金流危机,关注6月债务到期高峰。 贸易商:港口现货亏损面达8%-10%,需警惕质押煤抛售引发的踩踏风险。 3. 操作策略 采购方:利用长协覆盖+进口煤择机锁价,控制内贸现货采购占比低于20%。 生产方:加快智能化矿井改造(如陕煤张家峁矿5G应用案例),降低吨煤成本3%-5%以增强抗风险能力。 五、政策跟踪:关注产能核增与绿色转型 国家发改委或于6月出台煤矿产能弹性调节机制,允许优质矿井临时核增10%产能以应对夏季保供。 山西试点煤电联营碳配额置换,动力煤企业需提前布局CCUS技术储备。 结论: 当前市场呈现"产区强、港口弱、进口崩"的三重分化格局,结构性矛盾突出。建议市场主体强化期现套保工具应用,重点关注7月水电出力情况及东北冬储启动时点,或成打破僵局的关键变量。 |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