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到204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需求量将达到约7亿吨。如果仅依靠当前已做出最终投资决策(FID)的供应项目,显然不足以满足需求。” 5月22日,在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全球LNG趋势分析—2025全球LNG报告发布 》论坛上,睿咨得能源合伙人南溪作出上述表述。 南溪认为,未来市场的限制因素不是需求,而是供应,供应投资不足将成为一个趋势。 “世界需要更多的LNG,尤其需要对液化环节及整个产业链进行更多投资。”南溪说,但在推进投资方面,市场并不稳定。睿咨得能源预测,到2040年,LNG供需缺口可能超过1.5亿吨。这一缺口约相当于现有产能的36%。 发出类似预警的还有伍德麦肯兹 (Wood Mackenzie)。去年10月,该机构在伦敦举办的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活动会议上表示,预计2040年全球LNG市场每年的供应缺口将达约1.2亿吨,预计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将达6亿吨/年,超过全球在建或运营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 当日,世界燃气联盟(IGU)正式发布《2025年全球LNG报告》(下称报告)。该份年度报告涵盖全球LNG行业的发展,贯穿整个产业链,从液化、再气化到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再到运输液化天然气(LNG)的船队以及燃料加注市场。 IGU秘书长Menelaos Ydreos对全球天然气尤其是LNG的市场增长,则充满乐观。 “目前全球在建LNG产能约为2.2亿吨,未来几年将逐步投产,这将在现有4.11亿吨产能基础上增加近50%,增幅显著。”IGU秘书长Menelaos Ydreos在会上表示。 他指出,2024年,LNG贸易市场延续了增长态势,尽管年增长率略低于往年,这是因为目前在建项目尚未完全投产,未来这些项目将向市场输送更多LNG。 例如,一个月后,加拿大LNG项目将首次出口货物,这标志着加拿大成为最新的LNG出口国之一。该项目大量使用电力,并接入可再生电力,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全球平均LNG工厂的一半左右。 从在建LNG项目看,预计未来几年LNG的新供应将来自卡塔尔、中东和美国等地。 Menelaos Ydreos表示,卡塔尔计划未来将年产能从7700万吨提升至1.6亿吨;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产能从8400多万吨翻倍至1.7亿吨。这些新增供应将缓解自俄乌冲突以来紧张的市场价格。 报告显示,去年全球LNG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量达4.11亿吨,同比上涨2.4%。 其中,亚太、中东和北美位列全球前三大出口地区,分别达1.39亿吨、9425万吨、8864万吨。 前四名出口国家中,美国持续保持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市场,与澳大利亚、卡塔尔的差距不断拉大。美国去年出口量为8842万吨,同比增长4.6%,市场份额21.5%。 其次分别是澳大利亚出口量8100万吨,同比增长1.9%,市场份额19.7%;卡塔尔出口量7720万吨,同比下降1.3%,市场份额18.8%;俄罗斯出口量3350万吨,同比增长7%,市场份额8.2%。 进口方面,亚洲和亚太地区领跑全球LNG进口增量,增加2225万吨,达到2.83亿吨,同比上升7.8%。 中国进一步巩固最大LNG进口市场的地位。去年,中国进口量为7860万吨 ,同比增加10.6%,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9.12%。 另三大进口国分别是日本、韩国和印度。去年进口量依次是日本6770万吨、韩国4700万吨、印度2615万吨;占全球的市场份额依次为日本16.47%、韩国11.43%、印度6.36%。 从贸易流向来看,亚洲进口来源多元化,从北美、非洲、中东、亚太地区的进口量均有增长;北美对欧洲出口减少了1028万吨。 俄罗斯LNG更多流向欧洲,去年同比增加了261万吨,对亚太和亚洲的出口减少了1641万吨。 2024年,全球运营液化产能增量维持低位。 报告指出,去年全球运营液化产能总计约4.94亿吨/年,同比上升1.3%,增速小幅回升。2024年,全球液化产能平均利用率约86.7%,同比下降约2%。 再气化方面,睿咨得能源合伙人南溪表示,全球再气化产能超过10亿吨/年,但平均利用率低于40%。 “中国和新兴市场仍在建设更多再气化产能,这些市场需要实际产能来保障冬季供应。一些地区夏季利用率可能为20%-30%,但冬季利用率甚至可能超过其额定产能的120%。”南溪表示。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LNG国际总监Kenneth Foo还在会上表示,当前的LNG市场是欧洲天然气市场与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之间围绕液化天然气资源的 “角力场”。 “过去几年,尤其是冬季,欧洲天然气市场会吸引亚洲的LNG资源,导致价格显著上涨。” 因此,他认为未来需要关注的是,欧洲和亚洲市场在夏季补库后的库存水平,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新的液化项目投产速度。预计至少到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该市场将比过去几年更加平稳。 报告指出,全球LNG接卸能力将继续扩张。 截至2024年,全球47个LNG进口市场中,LNG接卸能力合计10.65亿吨/年,新建LNG接收终端10座,扩建LNG接收终端6座,重启设施1座。 其中,中国领跑LNG接收终端建设,贡献亚洲全部增量,新增再气化产能达到2510万吨/年。 同时,中国LNG储存能力跃居全球第一,带动全球LNG储存能力持续扩张。目前全球LNG储存能力8652万立方米,同比上涨7.3%。 对于中国LNG的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王震在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因多种原因出现负增长,去年进口量恢复增长,天然气市场整体规模大幅扩大。去年新增需求超过300亿立方米,这一增长由国内生产、管道气进口和LNG进口共同满足。 他指出,过去七年,LNG在中国货运领域大量替代了柴油。如果LNG长期价格可控、波动较小,且供应链稳定,中国东部和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能源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王震强调。 他表示,当前风电和光伏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预计今年年底,风电和光伏发电总量将占全国发电量的20%,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LNG既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也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维持其竞争力。”他说。 此外,报告称,现役LNG运输船的迅速扩张使航运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局面。 截至2024年底,有337艘LNG运输船在建,预计2025年将交付97艘。LNG船队数量同比增长7.5%,而LNG供应只增长0.9%,运输市场供过于求。 2024年,平均每艘LNG运输船仅完成9.5航次,船只利用率较低。 |
昨天 22:07
昨天 22:07
昨天 22:07
昨天 21:57
昨天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