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对话完毕,中国刚刚同意复购大豆,美方转过身来就变了一副面孔,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将继续调查中国,特朗普政府为什么要这样节外生枝? 中美之间的气氛,一度暖得让人以为冬天要过去了。 资本市场最先动起来,美国股市和中国A股联袂上涨,上证指数甚至一度冲上了4000点大关。 这份乐观情绪并非空穴来风。 中方企业刚刚下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同意向美国购买大豆。 就连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在面对福克斯新闻网的镜头时,对未来几年美国大豆的销售前景表达了由衷的乐观。 看起来,双方都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为了促成这次合作,双方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松绑”。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于10月9日公布的部分出口管制措施,将暂停实施,为期一年。 不仅如此,中方还承诺会加强对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出口监管,这直接回应了美方的一个核心关切点。 作为交换,美国也给出了看得见的让步。 与芬太尼问题挂钩的惩罚性关税,将被下调到10%。 另一项已经加征的24%对等关税,也将继续暂停一年。 这还没完,一项被称为“50%规则”的科技限制,同样暂停一年。 这项规则原本非常严苛,旨在将黑名单里中国企业持股超过一半的子公司,也一并拉入黑名单。 暂停它,无疑释放了巨大的缓和信号。 可是,就在协议墨迹未干,市场的热度还没散尽之时,华盛顿又变卦了。 特朗普又变卦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突然以大家已经听得耳朵起茧的“国家安全”为理由,发布了全新的规定。 新规的核心内容是,禁止为含有特定中国零部件的设备发放新许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许多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产品,未来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被焊死了。 更狠的是,那些已经获得许可的同类设备,也面临着随时被禁用的风险。 这阵风暴来得又快又猛,美国主流的电商平台迅速反应,下架了数百万件中国制造的产品。 其中就包括我们很熟悉的家用安防摄像头、智能手表等爆款商品。 FCC的主席卡尔更是直接放话,声称这些中国产品可能被用来“监视美国人”和“破坏通信网络”。 这顶帽子,扣得又大又重。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尽管中美双方刚刚达成新的经贸协议,但将继续调查中国履约情况。 这个所谓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质上却带着明显的政治意图。 更关键的是,301调查并非一般的贸易评估。 它依托的是那部臭名昭著的《1974年贸易法》,一部为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经济霸权量身定制的法律。 根据该法案,只要美国自行认定某国存在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总统便可绕过世贸组织等多边机构,单方面加征惩罚性关税或实施制裁,根本无需国际社会同意。 这种“边谈判边施压”的策略,其实是美国在过往贸易摩擦中的惯用伎俩了。 历史上,美方对华关税曾从最初的10%一路攀升至骇人听闻的145%,靠的就是这种极限施压的模式。 所以,保留301调查,本质上就是保留了一个可以随时启动极限施压的“开关”。 面对美方的这种说法,涉事的中国企业感到既愤怒又无奈。 他们的回应直截了当,美方的打压决策完全缺乏事实依据,最终受损害的,只会是广大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则更加一针见血,直指美方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将“国家安全”这个概念泛化、政治化,并将其当成一个顺手的工具,用来打压竞争对手。 这种做法,已经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是一种赤裸裸的霸道行为。 有观点将美方的行为解读为“言行不一”和“迅速变脸”。 另一种分析认为,这背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的心态在作祟。 也就是说,即便达成了一份对自己有利的协议,但只要感觉对方没有“输得彻底”,那么自己就不算“赢得漂亮”。 因此,必须立刻在其他领域找补回来,用更强硬的姿态向国内的鹰派有所交代,同时也警告协议的另一方:别以为签了字就万事大吉了。 从FCC的打击范围不断扩大就能看出端倪,其目标早已从最初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蔓延到了香港的运营商,甚至是中国内地的实验室机构。 这种无差别、无底线的扩大化,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商业竞争或安全防范范畴。 将美方在合作后的这一系列强硬动作,简单归结为情绪化的“变脸”或者“背信弃义”,可能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 更准确的理解是,美国正在使用一个“复合策略工具箱”,各个部门分工明确,目标统一。 一方面,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交易性缓和”,通过具体的利益交换,比如暂停部分关税换取农产品订单,来制造合作表象,稳定市场预期,获取短期实际利益。 这好比是伸出来准备握手的手。 另一方面,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这类机构则在执行“结构性脱钩”,它们独立于贸易谈判之外,以“国家安全”为大旗,持续不断地在科技领域进行围堵和打压。 这是长期战略,目标是削弱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这就像是藏在身后的拳头。 其实,从美国民主党最新发布的报告能看出,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已经陷入了“自损大于损人”的困境。 事实证明,这场原本意在削弱中国制造与出口竞争力的经济攻势,不仅未能撼动中国的产业根基,反而让美国自己首当其冲。 高关税推高了进口成本,引发通胀回升,农产品出口受阻,令中西部农业州怨声载道,制造业链条断裂,更让就业岗位持续流失。 与此同时,中国凭借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成功分散了对美出口依赖,贸易韧性反而更强。 可以说,关税战的矛头最终转回了美国自己。 若美方仍执迷不悟,不在关税问题上回归理性对话,那么“大豆寒冬”只是开始,真正到来的,将是美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更深层次的被动与失衡!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