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年头,国际贸易搞得像谍战剧一样刺激! 前几天,中国企业刚签下18万吨美国大豆的订单,相当于4艘货轮满载着金灿灿的豆子往中国开。 美国豆农还没来得及放鞭炮庆祝,特朗普政府就搞了个“清洁购物车”行动,在亚马逊、eBay这些平台上,一口气下架了超过500万件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从华为手表到海康威视摄像头,一夜之间全没了。 这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要知道,这批大豆采购可是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后的“友好信号”,结果友好气氛还没撑过48小时,美方就一边喊着“合作”,一边抡起监管大棒。 你说这到底是谈生意,还是玩套路? 先说说这18万吨大豆订单是怎么回事。10月底,中粮集团低调出手,买了三批美国大豆,总共18万吨,计划在12月到明年1月之间装船发货。 别看这数字好像不大,但它可是2025年美国新豆上市后,中国下的第一笔订单。 要知道,整个9月份,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是零! 这可是自1999年以来头一回,美国豆农急得直跳脚,仓库里堆满了丰收的大豆,价格跌到十年最低,再卖不出去,不少农场主可能连贷款都还不上。
为什么中国这时候突然买大豆? 表面看是市场行为——美国新豆上市后价格暴跌,比巴西大豆还便宜,中国油厂捡个便宜货。但背后藏着更深层的信号:这批采购恰好卡在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刚结束的节点。 美财长贝森特前脚还说“谈判超预期”,特朗普后脚就在空军一号上放风,考虑把对华关税从20%降到10%。 中方这18万吨订单,像是给美方一个台阶下,但也是一次精准的“敲打”:买你是情分,不买是本分。 可特朗普政府显然没接住这个台阶。订单刚落定,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就公开嚷嚷:301调查继续! 接着,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启动了“清洁购物车行动”,直接给亚马逊、eBay这些平台下死命令,要求下架所有涉及“国家安全风险”的中国电子产品。
被盯上的主要是华为、中兴、海康威视和大华技术这几家的货,比如智能手表、安防摄像头、路由器什么的。 更狠的是,FCC连供应链都不放过,只要是用了这些企业零部件的产品,哪怕贴的是美国本土品牌,也一样下架。 这场下架风暴波及范围远超想象。光是在亚马逊美国站,中国卖家占比超过50%,电子产品类更是高达65%。 FCC这一波操作,下架商品价值超过10亿美元,不少中小卖家瞬间血本无归。 有卖家哭诉:“库存一夜清零,账户还被冻结,连补救的时间都没有。 ” 更讽刺的是,一些美国本土品牌比如Night Owl、Amcrest,因为用了海康威视的芯片或模组,也被连带下架。FCC还同步撤销了15家中国检测实验室的资质,逼得企业要把产品送到日本、英国重新认证,成本暴涨30%到50%。 美国为啥这么折腾? 表面理由是“国家安全”,说这些设备可能被用于监视美国人或干扰通信。可从头到尾,FCC没拿出任何实实在在的证据。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特朗普政府的老套路:先用极端施压逼你让步,再得寸进尺要价。 大豆采购本是中方释放的缓和信号,但特朗普团队觉得“既然你让步了,那我再逼一下可能捞更多”。 所以301调查不能停,得举着这个大棒盯着中国,顺便给2026年中期选举攒点筹码。 可这种套路真能占便宜吗? 先看大豆这边。 美国豆农本是特朗普的票仓根基,但贸易战以来,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已彻底变天——85%来自巴西,再加上阿根廷、俄罗斯甚至乌克兰的渠道,美国份额从2017年的三分之一暴跌到现在的零头。
今年1到7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4226万吨,同比涨了25%,而从美国进口只有1657万吨,腰斩一半还多。 中国自己也没闲着,国产大豆产量稳在2000万吨以上,库存充足,根本不急着买美豆。 这次18万吨订单,更像是一次“信号采购”:既给美国豆农一点希望,又提醒巴西别坐地起价。 再看电子产品下架这事。FCC想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结果疼的是美国自己。 下架后,美国消费者想买个性价比高的安防摄像头,要么没货,得多花几倍价钱买替代品;要么等几个月从亚洲调货。 数据显示,美国智能家居摄像头市场一年规模43亿美元,70%的货来自中国,这下供应链直接断档。 中方的应对,从头到尾透着一个“稳”字。 大豆采购不搞全面禁止,而是“精准调控”:你需要时我买点,你闹事时我转身找巴西。 稀土管制也是暂停一年,既打中美国高科技产业的痛点,又留了谈判余地。 中国商务部早就放话:美方想合作,就先取消不合理关税。 这种“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策略,让特朗普的“变脸”戏码越来越像独角戏。 其实特朗普不是第一次玩这手。现在的大豆贸易,中国握着选择权:巴西价格低就买巴西,美豆降价就捎带手买点。 甚至阿根廷玩“关税过山车”时,中国还能抢到10船低价豆子。美国豆农的焦虑,反而成了中方谈判的筹码。
这场博弈里,最惨的是美国豆农。 伊利诺伊州一个2300英亩的农场主算过账,今年预计损失20万美元收入,不少人打算改种玉米或养牛。而特朗普给的补贴呢?2018年贸易战时他撒过270亿美元,但这次补贴还没到位,豆农已快撑不住。 回过头看,中美贸易这盘棋,大豆和科技产品只是两个棋子。 特朗普想用“买大豆”换中国在科技战上的让步,可中方压根不接招。 你下架中国电子产品,我就放缓美豆采购;你搞301调查,我反手列出《反外国制裁法》清单。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美方发现自己的筹码越用越少——毕竟,中国能离开美国大豆,但美国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和市场。 眼下,这场博弈还在继续。 FCC的新规可能进一步扩大到更多品类,而中国手里还握着稀土管制、农产品进口调整等多张牌。 特朗普的“变脸”戏码或许能赚点短期舆论关注,但贸易战打久了,谁更疼,数据自己会说话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