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销量周榜悄悄退出舞台的时候,新势力之间的较量就早已不是简单的销量数字比拼,而是演变成一场多维度的综合实力博弈。 2025年10月新势力交付呈现“阶梯式分化”,零跑、小鹏以显著优势领跑,蔚来(NIO.US)、小米稳步进阶,理想则受限于产能未能释放潜力。本月市场同步出现战略车型爆燃事故引发的安全讨论,叠加2025年三季报披露,新势力竞争维度从交付量延伸至危机应对、盈利能力与长期战略落地。
近期零跑动作频频,D平台首款旗舰SUV D19发布,纯电与增程版本覆盖高端市场,11月全新车型LaFa5即将开启预售,叠加销量支柱车型C16累计交付破10万辆,品牌在规模与产品结构上均实现突破。 但随着用户基数增长,产品质量问题随之而来,且高端化布局带来的研发与生产成本增加,成为零跑需克服的难关。 小鹏汽车X9超级增程车型即将发布,63.3度电池与60L油箱搭配实现超1600公里综合续航,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财务方面净亏损收窄至18.1亿元,稳健增长节奏得到财务数据支撑。 蔚来交付创下品牌新高,同比增长92.6%,其中乐道品牌交付17342辆、萤火虫品牌5912辆,多品牌矩阵在市场表现上收获认可。高价值车型全新ES8交付仅41天累计破万辆,为四季度盈利目标注入信心。面对累计亏损超1200亿元,公司创始人李斌已向团队下达四季度盈利的“死命令”,多品牌协同效果成为破局关键。 小米汽车YU7销量反超SU7,产品矩阵从“单一爆款”向“多车型支撑”转型,同时新车型的研发试配工作已开展。10月小米SU7发生成都爆燃事故,10月13日后小米集团股价进入下行通道,事故后公司对外信息披露谨慎,引发舆论冲击。 理想汽车交付量出现下滑,主要受产能瓶颈凸显,目前理想正联合供应商推进产能提升以加速交付,短期销量增长暂受限于生产端。本月理想MEGA也发生一起关注度较高爆燃事故,10月23日后理想汽车双股遭遇五连跌;公司在相关部门发布调查结果前,主动召回1.14万辆理想MEGA。 交付成绩屡破记录背后的“烦恼”,本质是企业“短期规模增长”与“长期健康发展”的矛盾,它既是销量、盈利的较量,更是社会责任、技术定力与资本韧性的全方位比拼。 盈利不再是“单月营收破亿”的表层数据,而是毛利率能否稳定转正、现金流能否支撑研发投入、ToB与零售业务的盈利结构是否健康等更加具体的指标。 而面对舆论影响、质量问题、信用危机时的处置方式,直接关联品牌积累的口碑资产,影响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是未来企业能否在长期竞争中站稳脚跟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