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本来昨天就想写来着,因为昨天中国正式发布了对美关税的公告,所谓靴子落地,美豆和豆粕肯定又要变化一场。 但昨天太晚了,就没有发出来,不过放到今天发我觉得更能看得明白。因为关税靴子落地以后,美豆和豆粕的走势可以说又让市场感到意外了。 为什么呢? 根据公告,中国将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关税下降,美豆应声上涨,带动国内豆粕期现双双跟涨。 其中,豆粕期货上涨1.49%至3073元/吨,而现货也普遍上涨了10到40元/吨,普遍站稳3000元/吨大关。 这个逻辑很好理解。
关税靴子落地后,市场对于中国进口美豆的预期进一步增强,自然也就给了美豆进一步上涨的动力。 因为美豆基本掌握着全球大豆的定价权,所以美豆上涨,也就意味着进口大豆成本难以大跌,所以国内豆粕也就跟随上涨。 但意外的是,也就是第二天,美豆和豆粕又双双涨不动了。 或者说这波利好落地,连3天乐也没乐起来。 为啥又涨不动了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首先这是市场一贯的规律,买预期卖现实,之前中美贸易谈判不断释放利好信号,市场已经提前把这波预期给消化掉了,所以当真正消息落地以后,市场的反应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很多人认为,中国购买美豆,那么美豆肯定要上涨,突破1200美分是很轻松的事。 实则不然,因为买是买,但是买多少还不能确定。
而且根据咱们之前的分析,预计购买的量级不会太大,因为本身年度缺口就已经不大了,而且既然是买卖,那肯定是看价格。 比如,前两天就有消息称,因为中国购买美豆的预期增加,所以巴西大豆的高溢价马上就出现了回落,而美豆因为中国购买预期出现了上涨,所以这么一来,巴西大豆溢价反而比美豆还低了。 所以中国买家反手就来了个回马枪,再次订购了20船巴西大豆。 也就是说,即便中国重新开始购买美豆,美豆也并非是唯一来源。自然持续上涨的动力就要弱了。 豆粕涨不动则有更多的原因。 从理论上来讲,进口大豆供应充裕了,豆粕也就供应充足了,更何况当前豆粕库存还处于高位,就更没有啥涨价的动力了。 本来之前市场担忧的是远期的大豆供应问题,而现在远期供应也预期充裕了,自然近期拿货的速度也就更慢了。 反正以后有的是,也就没必要现在着急买了。
所以有了中国关税的利好,美豆虽然出口前景改善,但想一举冲破1200美分还是有难度的,至少得有一个持续的推动动力,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美豆在1100美分之上晃荡的概率更高。 而国内豆粕在这个成本支撑下也就难有大跌,但同样,想继续突破上涨也需要新的动力支撑,比如船期延误等等。 所以冲高后回落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很多时候市场的行情变化并不一定完全和供需同步,其背后往往是心态的反应,而心态的背后则是利益的博弈。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