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银期货研究)
热点资讯 新华社:“十五五”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有哪些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中央金融办王江回应称,要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从准入到退出全过程全链条监管。 能源化工 原油: 本期原油板块小幅回调,内盘SC原油期货夜盘收跌0.95%,报457.7元/桶;SC 12-1月差呈Contango结构,收报-2.4元/桶。外盘Brent原油期货收跌1.38%,报63.55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收跌1.52%,报59.64美元/桶。近期原油价格呈V字型走势,前期中美贸易问题再起波澜叠加美国政府停摆,宏观市场担忧情绪升温传导至原油板块。原油供需格局偏宽亦施压油价,OPEC+连续提速增产后现已开启第二轮减产放宽计划,但随着四季度进入需求淡季,原油供给侧压力或逐步显现,明年一季度将暂停增产。国内产业需求延续分化态势,主营延续高负荷运行,然原油港口库存去化有限,SC近月月差以Contango结构为主。10月下旬欧美加大对伊朗及俄罗斯原油制裁力度,加之中美经贸磋商传出积极信号,境内外原油绝对价格回温,同时中东原油替代需求利好传导至Dubai及SC结构短线拉升,但市场情绪消化较快。 燃料油: 本期燃料油板块小幅上扬,FU高硫燃期货夜盘收涨0.15%,报2731元/吨;LU低硫燃期货夜盘收涨0.58%,报3296元/吨。近期高低硫燃料油绝对价格走势分化, 高硫燃盘面价格前期震荡回调,月末跟随成本端地缘溢价向上修复。低硫燃价格相对持稳于低位区间,高低硫价差维持在同比低位水平。从自身架构而言,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伊制裁,重新规划高硫燃贸易路线致使其运费抬升,高硫燃供应端趋紧,对 FU 月差及内外盘价差下方构成一定支撑。低硫燃料油供应端存潜在增量,叠加船加油需求平平,供需格局趋宽施压 LU 结构偏弱运行。 聚酯: 上一交易日,聚酯链相关品种在盘面上宽幅震荡。10月末,PTA两套装置复产,新凤鸣300万吨/年PTA新装置投产在即,11月PTA供应压力增加,PTA加工费或继续维持低位运行。需求端来看,“银十”旺季尾声发力,涤纶长丝、短纤产销率周度转好,长丝、短纤各品种权益库存均表现为去库。纺织企业订单天数持续上行,印染、圆机、经编等纺织机械开工水平也月度环比上涨。订单增加也助涨纺织企业信心,选择拉长原料备货周期。综合来看,11月PTA旧装置复产及新装置投产,下游聚酯旺季结束,产销大概率转弱,PTA社会库存累库压力增大。然宏观因素扰动增加了PTA价格单边不确定性。PTA炼厂可选择在盘面上择机卖套保。观点仅供参考。 橡胶: 周一丁二烯橡胶期货(BR)创出今年以来新低,亦为BR 2023年7月上市以来新低。周二受品种间价差约束,天胶(RU和NR)跟随BR下行。周三BR考验万元整数关口,盘中创出10055元/吨期货上市以来新低后资金止盈离场,期价企稳抬升。不过据Wind数据显示,原料丁二烯江苏地区价格本周跌破7000元/吨,预计对中游成品价格仍形成拖拽。 与此同时,天然橡胶期货与丁二烯橡胶期货的价差亦创出后者上市以来新高。继9月底,NR连一较BR连一的升水突破1000元/吨后,10月底一度达到1950元/吨。关注下游轮胎厂是否调整配方以增加合成胶对天胶的替代。 天然橡胶方面,我们预计随着EUDR延后(大中型企业将于12月30日如期执行,但有6个月宽限期;微小型企业延后一年),后续到港印尼胶将减量,泰标对盘面的估值影响权重相应将提升,建议持续关注泰国供应旺季到来后的原料表现。而国产全乳胶,台风“海鸥”过境扰动海南岛原料供应。因今年开割至今天然橡胶期货并未给出较多上游套保窗口,RU2601预期仓单量将低于去年,我们认为需在停割期前给出盘面溢价以激励生产;且RU2601相较于现货市场老全乳胶(不可交割)的升水收敛至500以内,RU01估值偏低,可考虑逢低买入套期保值、RU1-5正套以及多RU空NR跨品种交易。观点供参考。 黑色金属 钢材: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称,自2025年11月10日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截至11月5日,唐山23家样本钢企89座高炉共计检修14座。基本面来看,钢厂限产增加,供应环比下滑,库存环比下滑,且随着11月份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将陆续进驻31个省市,原料价格有支撑,但短期宏观利多政策出尽,期价震荡趋弱。 铁矿石: 截至11月5日,唐山23家样本钢企89座高炉共计检修14座。山西部分钢厂计划检修,10月以来国内18家钢厂发布检修信息。废钢加工准入企业拟新增84家,宝钢公司产能目标从“8000~10000万吨”调整为“8000万吨”。基本面来看,日均铁矿石消耗量环比下滑,港口库存环比增加,预期铁矿逐步过剩,矿价承压下跌。 有色金属 隔夜,LME铜收涨84美元,涨幅0.79%,LME铝收跌20美元,跌幅0.7%,LME锌收跌23美元,跌幅0.75%,LME镍收跌45美元,跌幅0.3%,LME锡收涨75美元,涨幅0.21%,LME铅收跌1美元,跌幅0.07%。消息面: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增加4.2万人,大幅超过预期的3万人,上月数据修正后为减少2.9万人。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指数为48.7,不及预期的49.5,前值为49.1。欧元区10月制造业终值PMI为50,与初值预估持平,略高于9月份的49.8。印尼国际矿业公司表示,该国能源部已批准其出口48万吨铜精矿,有效期为从10月31日开始的六个月。据SMM调研数据,10月国内南方粗铜加工费报价850-1150元/吨,环比上月增加300元/吨。10月铜线缆开工率为67.86%,环比减少4.3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9.12个百分点,低于预测4.44个百分点。10月份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为15,889元/吨,环比下跌1.8%,同比下跌13.3%。最新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周增1.75万吨至20.1万吨,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周增0.8万吨至62.7万吨,铝棒库存持平,七地锌库存增0.02万吨至16.17万吨。美政府停摆,美元风险上升,金属整体震荡攀升,建议低位短多思路为主,切忌追涨杀跌。观点仅供参考。 农产品 棉花: 上一交易日,郑棉主力合约宽幅震荡,尾盘拉升。由于10月以来,郑棉主力合约低位反弹,又持续在13500-13600元/吨区间内震荡,轧花厂盘面套保利润尚可,压制盘面价格突破区间上升,同时棉花新棉仓单注册速度也相较于往年偏快。进口方面,2025年9月中国进口棉花9.54万吨,环比增长31%,主要来源澳棉达到7万吨。巴西棉高出口预期等待四季度兑现,部分企业手中的关税配额也将于年底前消耗完毕。需求端来看,纺纱厂利润亏损,成品库存累库严重,难以短期改善。预计郑棉主力将在13200元/吨-13700元/吨区间内进行博弈。观点仅供参考。 蛋白粕: 隔夜,CBOT大豆期货受需求增加预期支撑继续收涨。据分析师调查,美国大豆收割率已达91%,但收割速度开始放慢,中西部作物带周末天气干燥利于收割,大豆上市压力持续。同时,截至10月30日,巴西大豆种植率达47%,高于上周但不及去年同期。在出口转好背景下,美豆CBOT期价维持易涨难跌态势。尽管外盘持续上涨,但国内连粕昨日冲高回落,获利回吐显著,需关注3020点位支撑。豆粕现货价格随盘上调,下游采购情绪一般,多采取滚动补库策略。此外,加拿大暂不考虑调整关税,推动菜粕价格大涨。在油厂高压榨下,豆粕累库成事实,基差价格继续承压回调。植物油: 豆油市场方面,受连粕压力位压制明显及超跌反弹预期影响,市场买油卖粕套利活跃,早间连盘豆油高开偏强震荡。然而,马棕产量及库存压力巨大,导致连棕弱势下行,对豆油期价形成压制。短期需关注中旬棕榈油月度报告的实际影响,预计连盘豆油或延续窄幅调整。现货市场上,大豆压榨量高企而终端消费低迷,供强需弱态势持续,但油厂现货可售量有限且贸易商多头情绪延续,使得现货基差以窄幅调整为主。棕榈油市场方面,虽受美豆油走强影响开盘上涨,但基本面未有改善,资金恐高情绪导致盘面高位大幅回落。国内棕榈油库存小幅下降,价格下降刺激了需求,销售进度加快,中上游挺价情绪增强,基差小幅上涨。鉴于进口利润依旧深幅倒挂,需密切关注后续到港、买船及洗船节奏,预计短期棕榈油仍将偏弱运行。菜油市场方面,随着市场对中加关系缓和预期的继续消化,尽管菜油库存维持高位,但油厂停机状态及贸易商挺价意愿较强,支撑基差保持坚挺。整体来看,菜油基本面短期难有显著变化,市场关注焦点仍在于中加领导人会晤后的政策动向及相关油脂品种走势。 |
12 分钟前
12 分钟前
12 分钟前
14 分钟前
22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