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我们要建设 韩国政府最新编制的2026年度预算中,10.1万亿韩元(约合535亿元人民币)将用于AI领域,约为2025年预算的三倍。尖端战略产业研发预算增至历史最高的35.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9.3%。李在明还强调,韩国将在AI转型中同步推进“智能强军”,把传统武器体系升级为AI时代的尖端武器体系。 在上周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李在明提出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懿黑对澎湃新闻表示,韩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放缓压力,AI被视为开启新增长时代的钥匙。与此同时,韩国被夹在中美之间,不断面临选边困境,在此背景下,韩国战略界将科技实力看作是维持外交空间、确保战略自主的关键手段。此外,韩国还将AI定位为应对朝鲜威胁、提升国防能力的关键支撑。 “美国、中国、法国等主要国家在稳定的政策环境下持续对AI进行集中投资,而韩国在AI投资速度方面明显落后。”韩国国会立法调查处调查官郑俊华在近期举行的AI相关研讨会上说。韩国《经济日报》称,韩国在AI产业的落后源于投资、人才、技术和生态等多重因素。 李在明并不避讳韩国AI产业起步较晚的事实,将其归咎于前任政府。他说:“在AI时代,如果晚了一天就落后一代人。”面对后起之困,如何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加速追赶,成为韩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有车却没有司机,有枪却没有子弹” 韩国正面临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减少、国内通胀压力和需求不足的难题。根据瑞士IMD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韩国2025年国家竞争力由全球第20位下降到27位。 据统计,韩国GDP第一季度增长率为-0.2%,第二季度为0.7%。李在明6月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要通过对 李在明上台后在总统办公室首次设立AI首席秘书的职位,由在韩国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Naver公司长期负责AI研发工作的河正宇担任。他率先提出“主权AI”理念,在国家层面构建自主的AI产业生态体系。 AI指挥塔设立之后,韩政府便部署项目和投资,设立“30大先导项目”,包括15个“人工智能大转型”项目和15个超级创新经济项目,还计划设立规模超100万亿韩元的“国民增长基金”,用于投资人工智能等战略产业和能源基础设施等。 不过,此刻的发力似乎略慢一步。李在明在11月4日的演说中指责尹锡悦政府“浪费了宝贵时间”,“大幅削减了研发预算,导致创新发展倒退”。 尹锡悦上任的第二年,所有财政项目都从零开始重新审查,2024年度的国家研究开发预算与前一年相比削减了约4.6万亿韩元。这是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削减,即便在1997年 据韩媒MBC报道,2024年,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一些毕业生抗议削减经费,遭到“封口”驱逐,一些正在进行的技术开发被迫中断,年轻科学家纷纷离开韩国。 韩国尖端技术人才外流现象日益恶化。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5年AI指数报告》,截至去年,韩国的AI人才净流出规模为每万人流出0.36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排名第35位,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3年呈负值。对此,韩国业界有声音称“有车却没有司机,有枪却没有子弹。” 据《韩国时报》4月报道,韩国一位机器学习工程师透露,他在海外的年薪有50万美元(约合356.3万元人民币),而韩国领先企业提供的报价仅约1.3亿韩元(约合64万元人民币)。除了薪资问题,韩国AI生态系统中还存在体制性问题——过度强调学术论文,而忽视实际产业经验,使得有实务经验的专家难以进入本土体系。 回溯上世纪60年代初期,韩国一度是研发荒漠,代总统朴正熙1962年提出建立科学技术相关政府部门和综合研究所,4年后韩美双方各投资1000万美元成立KIST,当时也面临严重的人才外流问题。 据《中央日报》报道,1960年代,为了让在美韩国科研人员回国,韩国政府为归国科学家提供优厚待遇,薪资是国立大学教授的三倍,并提供当时国内尚无的医疗 20世纪末,韩国出现“研发悖论”,意指高投入并未转化为成比例的经济增长,甚至出现“PeakKorea”(韩国已到顶点)之说。由此,对科学技术人员的尊重和待遇大不如前,人才趋向选择医学院。 “韩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急需体制改革,以提升整体效能。”KIST资深研究员洪成珠对韩媒表示,大学和政府出资的研究所应分工协作,创造未来产业,企业研究部门负责商业化。 三星与SK你追我赶, 尽管在留住AI人才方面举步维艰,但韩国的独特优势在于其 “ 三星去年营收高达2000亿美元,研发投入达240亿美元,远超国内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国 全球科技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的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的全球HBM市场中,SK海力士以64%的份额居首,主要得益于其率先量产,并成为英伟达、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的主要供应商。三星以17%的份额滑至第三位,落后于美国 据韩媒报道,在聊天 三星奋力追赶,去年任命郑永贤为联席首席执行官兼 今年10月,三星与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美国大规模 "韩国虽为 为了加速推动AI发展,李在明政府向英伟达伸出橄榄枝。黄仁勋10月底到访韩国,与李在镕以及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在炸鸡店相聚,他们边喝啤酒边吃炸鸡的画面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10月31日,李在明会见黄仁勋,在会上表示韩国的目标是成为亚太地区的AI之都,将全力支援英伟达对韩国的投资。 一系列会晤后传出的重大消息是,英伟达与韩国科学技术部以及三星电子、现代汽车和SK集团达成协议,将提供超过26万块图形处理器(GPU),以助力启动韩国的AI项目。 根据协议,包括国家AI计算中心以及Kakao、Naver、NHNCloud等公司设施的 现代汽车将使用英伟达芯片开发AI模型,推动制造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SK集团将部署一批英伟达RTXPro6000Blackwell服务器芯片,用于英伟达所称的亚洲首个“工业AI云”。 据美联社报道,黄仁勋在韩国与商界领袖交流时强调,AI和先进计算增加了对更多基础设施和产能的需求。他指出,韩国在软件、技术专 中国技术压力下,韩国借力美国 今年1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公开推理模型R1,给全球AI产业带来冲击,韩国也受到触动。据《京乡新闻》2月报道,DeepSeek震撼刺激韩国,政府以“AI三大强国”为目标展开迟来的攻势。有专家指出,DeepSeek是中国为争夺AI等尖端技术领先地位长期规划和努力的成果,这不只是企业的努力,更是通过改变AI生态对硅谷垄断施加制约,韩国也应构建这样的生态体系。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张慧智对澎湃新闻表示,产业结构方面,中韩具有同质性。自从中美科技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DeepSeek出现后,可以观察到从去年到今年,韩国派遣了很多民间、1.5轨的代表团赴华集中访问尖端科技企业,他们来访后反馈确实体会到了中国技术的强大,由此引发韩国强烈的焦虑感。 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希望将韩国企业在 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部(MSIT)8月宣布,选出5个财团来开发国家级AI模型,其中一个由 SK电讯基础模型办公室负责人金泰允(TaeyoonKim)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韩国有许多有能力创建大型AI产业的实体,“我们完全有可能建立一个完善的AI技术栈。”(注:技术栈是指在 不过,鉴于技术供应链的复杂性,几乎没有国家可以单独完成整个体系,韩国财团也仍将依赖英伟达的芯片,以及 张慧智指出,面对中国强大技术的压力,韩国与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合作意志非常强烈,因为在资金、人才和开发技术上需要向美国借力。在科技领域,中韩未来既可以竞争也可以合作,但需要确定如何使合作与竞争形成良性循环。 10月29日,韩国与美国签署了“科技繁荣协议”,承诺将加强在AI、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根据协议,两国将合作推进“全栈式”(涵盖了从前端到后端所有层次的技术和开发能力)AI技术出口。 在紧随其后的中韩领导人会谈中,双方也谈到了AI。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在11月1日与韩国总统的会谈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韩方秉持互利共赢原则,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挖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