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上周就看到网上有说进口玉米重启拍卖的消息了,为了确保消息的真实性,我还特意去官方网站看了一下,但并没有看到,所以也就没有提。 但是后来有人说确实是发了,但是发出来没多久很快又删了,而现在是只能查到拍卖结果的公告了。 所以也就证明进口玉米确实是开拍了,但是搞得很神秘。 为啥这么神秘呢? 现在普遍认为多半是为了保护玉米市场 因为现在玉米还处于收获后的上量阶段,这些天的行情大家也看到了,属于是涨少跌多,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个拍卖的消息,可能是怕引起恐慌。
而且从拍卖结果公告看,这次是定向邀标拍卖,也不是广撒网,所以这个影响程度也就更弱了。 不过这事还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关注的倒不是进口玉米拍了多少、成交了多少,拍给了谁,而是关注如此低调开拍或许也释放了政策端的用意,即保护当前玉米市场。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说,是不是也意味着玉米跌到底了呢? 我有点倾向于这样的看法,或者更确切一点说,玉米正在筑底了。 之前的文章我们就曾分析过,认为玉米再大跌的几率不大了,虽然卖粮高峰还没过去,但是今年收粮主体们也不是吃素的。 最主要的一个心态是,大家都有预期。 预期什么呢?
预期后续玉米会有不错的行情。 首先是今年华北玉米质量分化,成功扰动了玉米市场。 玉米质量分化这问题短期看不到什么,甚至短期因为这些质量不行的潮粮集中上市,还会压制玉米行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山东华北的玉米一直抬不起头来,甚至是有部分比东北玉米的价给的还低。 这也说明了华北的这个分化确实有点严重。 但是等这部分质量不行的粮出得差不多了,那华北市场对优质玉米的需求就要暴露出来了。 本地的优质干粮肯定要成了香饽饽,而本地供应不够肯定要外采东北粮,很多贸易商也是看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对玉米有所期待。 其次是陈玉米结转少。 玉米和小麦不一样,我国小麦供应无虞,但玉米是有缺口的,尤其是前几年,缺口还很大,所以进口玉米也是连续5年超出了配额限制。 现在进口玉米少了,需求开始向内贸玉米回归,本来上年玉米结转就不多,再加上华北玉米质量分化,优质玉米进一步减少,那后期玉米供应自然又被预期偏紧了。
第三,就是政策的态度。 农业是政策性行业,除了靠天吃饭,也要看政策的导向。 从这两年政策端释放的信号来看,对粮食都是利好的,所以今年市场对政策端也更倾向于是利好居多。 从中储粮陆续开收玉米,以及这次进口玉米的低调拍卖,也都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玉米筑底的信号就会越来越强烈,对于收粮主体来说,也就越蠢蠢欲动。 所以玉米虽然还在震荡,但距离全面上涨相信已经不太远了。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