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桶石油运往中国,西方后知后觉,中国提前看清2大不确定因素 ...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这两天,美西方后知后觉,发现了中国的一个大动作。什么动作,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有大概2亿多桶石油已经运往了中国。

据西方媒体给出的数据,3月份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暴增到了,过去1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日均进口1100万桶石油,远高于1月份的日均890桶。


美西方原本以为,中美关税战和全球地缘政治的动荡,只会压垮中国经济,进而拖累中国能源需求。结果呢,他们却看到了中国企业一边顶着关税压力加码囤油,同时一边又在悄然布局未来的能源博弈。

很显然,在中国原油进口量飙升的背后,是中国早已看清了2个关键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美国和伊朗的核问题谈判。美伊有没有开始谈,的确开始了,前两天双方就在阿曼举行间接谈判,并被外界成为迄今为止最深入的一次谈判。当大家都以为谈判能顺利进行之际,一个意外发生了,伊朗关键港口突发大爆炸。


爆炸造成了70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而且伤亡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更关键的是,从各方线索来看,这显然不是一起意外那么简单。爆炸的地点、时间都过于蹊跷,尤其是在美伊谈判的背景下,不免让人怀疑,这可能是美国和以色列在背后搞鬼。

所以,美伊谈判的前景非常不明朗,中国提前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展开了布局。而除了美伊朗谈判以外,另一个地缘冲突也出现了新变数。

最近,特朗普又把目光放在俄乌冲突上,敦促俄乌双方在月底之前达成协议。但就这两天的工夫,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在朝鲜军队的援助下彻底拿下了库尔斯克地区,上万名乌军精锐被歼灭。这一新变数下,美俄的停火谈判可能要重新考虑了。


当然了,考虑的不是特朗普,而是普京。当时普京答应特朗普谈判时,俄罗斯还没有夺回库尔斯克,乌军精锐部队依旧在俄罗斯腹地游荡,频繁发起袭击。但如今俄罗斯已经夺回了库尔斯克,还又一次重创了乌军的有生力量,局势一变,谈判的筹码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现在留给特朗普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一步到位,直接妥协到底,普京要啥给啥,然后结束冲突。要么,冲突就继续拖下去,俄军继续在前线推进,一步步蚕食乌克兰,谈判上拿不到的,普京就从战场上拿到。

所以在我看来,俄乌冲突一时半刻也停不下来,普京的胃口可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因此在中东局势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大幅增加原油进口,显然是一个明智之举。这就是中国的高明所在,永远都会考虑最坏情况,并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