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全国废铜市场延续强势格局,回收价格中枢全面上移,各品类单日涨幅普遍突破400元/吨,跨区域价差维持在30-110元/吨区间,核心经济圈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以下是主要市场数据精要: 一、区域价格动态 华北、华东市场领涨全国,成都地区高质量铜线单日上涨500元/吨,涨幅达0.70%居首,回收价攀升至71,660元/吨;山东及苏州市场突破71,710元/吨,成为全国价格高地。长三角区域联动效应明显,上海紫铜块报价71,680元/吨(+420元),合肥1#光亮铜线同步上涨450元至71,610元/吨,跨省价差压缩至70元以内。珠三角市场深圳1#废铜单日涨幅达480元(+0.67%),回收价报71,670元/吨,与东莞(71,640元/吨)形成40元/吨溢价。 二、品种溢价分化 1#光亮铜线成为市场标杆品种,北京、合肥、深圳三地报价分别达71,630元、71,610元、71,670元,较上月基准价累计上涨超2.8%。高纯度品类溢价优势显现,重庆火烧线报71,690元/吨(+440元),较普通红铜高出60-80元;西安紫铜板以71,690元/吨(+450元)创西北地区年内新高,较二级铜溢价水平扩大至1.2%。工业废料领域,临沂马达铜上涨480元至71,650元/吨,较建筑电缆类废铜溢价率提升至0.5个百分点。 三、跨市场联动分析 本次价格普涨存在显著传导逻辑:国际LME铜价突破9,421美元/吨(+1.90%)形成直接支撑,国内精铜现价同步上涨至72,300元/吨,废铜精废价差收窄至590-680元/吨,刺激冶炼企业加大采购。分拣成本差异导致区域价差结构化,保定1#废铜单日跳涨490元(+0.69%)至71,640元/吨,反映京津冀供应链效率提升;而郑州破碎紫铜上涨430元至71,610元/吨,显示中部地区加工产能加速释放。 四、市场驱动要素 政策面:工信部再生金属回收利用补贴标准上调至180元/吨,刺激正规企业库存回补 供应端:4月废铜进口量同比下滑12%,海关清关周期延长至25工作日 需求侧:铜杆企业开工率回升至68.3%,精废替代效应增强 金融因素:沪铜主力合约突破73,000元关口,期现基差扩大至+800元 当前市场呈现"北强南稳"格局,华北六省平均涨幅达465元/吨,较华南地区高出15元。技术层面观察,71,600元/吨已形成短期支撑位,若LME铜价站稳9,450美元,废铜价格中枢或进一步上探72,000元关键阻力位。建议关注长江经济带区域库存变动及财税政策落地节奏。 |
27 分钟前
27 分钟前
27 分钟前
27 分钟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