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湖北不是小麦的主产区,但新麦上市都将成为市场的“焦点和宠儿”——现在收购的价格为1.22元,好一点价格在1.23元,而这个价格正好也符合了我前几天的预判。 注:我说的这个价格是粮点价格,而不是基层农户的卖粮价格,如果没有判断错误的情况之下,大概率不会超出1.2元,为什么? 粮点收购后——烘干的费用3分钱左右,运费3分钱左右,再加上扣杂1.5分左右,加在一起就要有7.5分钱左右,1.22元+7.5分钱,基本净粮的成本在1.3元左右。 虽然湖北小麦没有代表性,而且还没有正式收割,质量和产量也参差(ci)不齐,但也预示着新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陆续上市。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面粉企业在给所有人打鸡血,给所有人画大饼,到底玩的是什么?相信只有粮食人能看懂。 ①昨天——山东聊城发达面业(东区)收购:36面筋小麦价格1.27元,35面筋小麦价格1.25元,直接大涨了2.5分钱,折合50元。 很多人报价只报价格,但是人家的收购标准却不公布:面筋低一扣0.01元,要求水分11为标准,而且每高0.2克减0.001元,杂质全扣。 ②今天——山东枣庄银牛面业收购:A类面筋36小麦价格1.27元,B类面筋33小麦价格1.24元,直接大涨了5.5分,折合110元。是不是整个市场的情绪会血脉偾张? 但,收购标准也一样:面筋低一扣0.01元,要求水分11为标准,杂质全扣。 综上,面粉企业玩的这一系列“操作”与深加工是“一样一样”的——高报价、高扣量。 1)高报价是给市场看的。 2)高扣量是给卖粮算的。 这就有意思了!农民卖粮的时候卖不上高价,粮店为了利润各种“伎俩”,贸易商为了利润各种“伎俩”,面粉企业各种“伎俩”,产品质量各种“伎俩”。 每个产业链条都在“勾心斗角”,为什么?都是为了利润!但不管怎么样,优质麦最低的时候跌至1.21元,现在已经涨了最少5分钱,100元的利润, 咱们言归正传,小麦价格的上涨,市场中的小麦就突然消失了——上一个月还在说着小麦有大量的结转,但此时此刻就找不到了,哪里去了呢? 这就要回到一另一个“老话常谈”的话题,情绪。 2024年新小麦上市,由于“增储”效应的提振,使得“伤痕累累”的贸易商又一次重燃收购信心,但这个效应就像是潮水一样,会有渐行渐远的一天。 随后小麦进入到了“万里长征”之路——稳如死水。 对于市场来说,稳定的行情,有利于上下游的平稳,但对于收粮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最致命打击,每个人几乎都“叫苦连天”,没有行情的波动,就意味着没有利润。 不论你有多么强大的资金、强大的心脏,在“平稳行情”面前都要败下阵来,所以情绪的“感染力”更是强大。只要面粉企业涨点价,就会有人鞋跑丢似的抢着卖粮。一个月一个月的煎熬,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放手”。 最后或最终能坚守的都是“赔的太多”或者“预判”到行情到来之人,但这部分人都是极少数,也是幸运儿。 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市场中余量的小麦也开始减少,这个时候玉米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推动着小麦上涨。而这个推动的力量就是饲料企业开始采购小麦。 面粉企业更是要“借势”拉涨——而人性这个东西也是最奇幻和奇妙的,越涨越不卖,从而实现了小麦价格的“憋”涨。 从原来的怀疑→不相信→到相信→到确信→到坚信的过程,而现在就是到了坚信的过程,所以当你坚信之时,手中有粮的贸易商就会选择“不卖”。 只要不卖就自然会“消失”,等待新小麦上市之的上涨然后再选择出手。所以当下的此“没粮”,不是彼“没粮”,而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就是上行趋势的开始。 下行趋势就是抢着卖,最后出来一个“黄金坑”;上行趋势是憋着不卖,最后出一个“大水坑”。此坑非彼坑,虽然都是坑,但坑坑不一样。 玉米还会继续上涨,但小麦如果再继续涨下去,不是小麦“疯了”,而是人要“疯了”,也意味着风险越来越大。 在新麦上市之前即使还有上涨的动力和空间,但个人认为涨幅也不会太大,因为当下的涨价就是为了与新麦上市之前的对接,这才是涨价的根本。你懂的!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正确,不作为投资依据,全当胡诌! 河北邯郸光牌面业:1.24元,涨1分。 江苏华升面粉:1.245元,涨5厘。 山东乐陵鲁庆:1.242元,涨5厘。 山东庆云鲁庆:1.238元,涨5厘。 山东潍坊香野面粉:1.255元,涨1分。 山东枣庄银牛面业:A类面筋36价格1.27元(带票),B类面筋33价格1.24元(带票),涨5.5分。 陕西武功金沙河:1.25元,涨5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