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上窜下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朋友,甚至你自己也是:眼看着金价蹭蹭涨,心里那个急啊,再不进场就来不及了!

这种感觉,咱们中国人叫“从众”,外国人管它叫FOMO——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

就是这种情绪,把一拨又一拨普通投资者,尤其是一些刚入市的年轻人,推着往里冲。

有人观望了半个月,终于鼓足勇气“上车”了,结果呢?刚买进去,金价就掉头向下,一下子跌到了773块。你说糟心不糟心?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被情绪冲昏了头。市场涨得越猛,咱们普通人越容易被“贪婪”和“恐慌”这两种情绪牵着鼻子走。

涨的时候怕错过,跌的时候又怕亏更多,脑子一热,啥理性分析都丢一边了。

很多人一听“黄金”,第一反应就是“避险资产”,觉得它就是个保险箱,永远保值,只会涨不会跌。

这个想法挺美好的,但现实可不是这样。

黄金价格受的影响因素多了去了,全球经济好不好、央行货币政策松不松、哪个角落又打仗了……这些都能让金价上蹿下跳。

最近这大半年黄金的走势,其实跟中美关系密切相关。

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要给全世界的主要贸易伙伴加征10%的基础关税。而且,他还嫌不够“刺激”,专门点名了中国,来了个“特别优待”,税率直接加到34%!

这消息一出,全球市场立马炸了。股市应声下跌,哗啦啦一片绿。

钱往哪儿跑呢?聪明钱、恐慌钱,都一股脑地涌向了避风港——黄金。金价就像坐上了火箭,从2900美元附近,嗖地一下就突破了3100美元。

当时像高盛这样的大投行,赶紧调整预测,说看到3300美元,结果呢?市场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你们还是太保守了!”

你来我往,这才是国际博弈的常态。中国这边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很快宣布对等的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也加征34%的关税。

这下特朗普更“上头”了,放话说要把税率干到50%。中国这边也是硬气,直接来了个阶梯式反击:84%、125%!

于是,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额外价值(风险溢价),推着金价一路冲到了3200-3350美元区间。那段时间,金价一天涨超过3%都不算稀奇,创下了自打2020年3月疫情刚开始那会儿以来的最大单日波动记录。



光是贸易摩擦本身,可能还不足以把金价推到这么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家对未来全球格局的担忧。

过去几十年,全球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中美这两个巨大的经济体进行的。中国生产商品卖给美国,赚了美元再买美国的国债,支撑着美元的地位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如果这两个最大的玩家真的“分家”了,全面脱钩,那现有的这套玩法还能转得下去吗?美元还能像以前那样坚挺吗?美债还能被全球信任吗?

一旦对这套体系产生怀疑,大家自然会去寻找替代品。

而黄金,这个几千年来一直扮演着价值存储和最终支付手段角色的东西,它的“货币属性”就被重新唤醒了。

人们预期,如果世界真的分裂,贸易结算可能需要新的方式,黄金很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至少也是重要的“辅助货币”。

所以,当“中美脱钩”的预期升温时,黄金的价值定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它不再仅仅是避险资产,更是在重新争取它作为“世界储蓄货币”的地位。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中美真的彻底走向决裂,黄金价格再涨个50%,甚至翻一倍,都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因为它的价值锚,已经从单纯的商品属性,向着更宏观的全球货币体系定位在移动。



当然,市场情绪也不会一直紧绷着。到了4月中下旬,美国那边又放出点风声,意思是可以谈谈。中国这边回应说“正在评估”。特朗普也给某些国家临时豁免了关税。

这些信号,让市场觉得,哎,好像没那么糟?最坏的情况是不是可能不会发生?

避险情绪稍微降温,之前冲得太猛的黄金,自然就从3500美元那个历史高点有所回落。

但注意,只是回落,不是崩盘。金价依然在高位晃悠,玩起了“荡秋千”。

为啥呢?因为谁都知道,中美之间的根本矛盾没解决,特朗普的政策又变幻莫测,今天说要谈,明天可能又翻脸。

未来到底是“斗而不破”维持现状,还是真的走向“新冷战”,谁也说不准。

黄金就像个灵敏的温度计,反映着市场这种摇摆不定的预期。



即便有短期的缓和信号,金价也没有大跌,这背后其实有几个硬邦邦的支撑因素在“托底”。

一、央妈们在行动:

全球各国的中央银行,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一直在默默地增持黄金储备。光是今年前4个月,中国央行就净购入了420吨黄金!这可不是小数目。

这背后是“去美元化”的大趋势,各国都想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加资产的多元化,黄金自然是首选。央行这种长期、持续的购买,给金价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底部支撑。

二、滞胀的幽灵:

关税这东西,它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经济。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会推高通货膨胀(东西变贵了);同时,贸易摩擦又会打击商业信心,拖累经济增长(大家挣钱难了)。

美国3月份的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了3.5%,就是一个信号。这种“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就是所谓的“滞胀”。在滞胀环境下,钱越来越毛,黄金这种抗通胀的属性就特别吃香。

这波黄金热,也反映在咱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国内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金条、金饰的现象,老百姓觉得,还是实物黄金抓在手里最踏实。

专业的期货市场上,更是风起云涌,据说有国企背景的资金在里面运作,还有人猜测是利用关税预期在囤积黄金(比如美国COMEX黄金仓库库存突然大增),这些都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不管怎么说,这都说明,在大家心里,黄金作为“硬通货”的地位,是越来越深入人心了。



从技术图表上看(咱们简单理解下),金价突破了一个上升通道的上沿,虽然有点“跑太快”的风险(超买),但一些指标(比如MACD金叉、RSI没到顶)显示,往上冲的劲头似乎还没完全用完。

短期来看,3400-3500美元是个坎(阻力位),下面3200-3250美元附近有支撑。交易策略上,可能更倾向于等价格回调一点再买入(回调做多),但得时刻警惕,万一特朗普又发个推特什么的,市场可能立马就给你来个“急刹车”(消息面扰动带来的抛压)。

那么,这波“淘金热”到底能持续多久?未来会怎么走?这主要还是看那个核心矛盾——中美关系。

好一点的情况:

如果中美双方能坐下来好好谈,贸易摩擦降级,经济联系还能维持住,那市场的恐慌情绪会大大缓解,黄金可能会慢慢回落到3000-3200美元这个区间。

坏一点的情况:

如果关税战继续打下去,甚至演变成更广泛的对抗,走向所谓的“新冷战”,那全球经济的风险就太大了。这种情况下,黄金作为终极避险工具,突破3500美元可能只是个开始,往3700美元甚至更高的地方去也不是没可能。

最后总结一下,这轮黄金的疯狂波动,再次证明了它“国际局势温度计”和“全球焦虑指示器”的本质。

短期看,它跟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中美博弈的预期差上蹿下跳;长期看,它反映的是对美元信用的担忧、全球央行储备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经济陷入滞胀的恐惧。

未来金价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这两个“巨人”能否在战略对抗中,避免经济上的彻底“硬脱钩”。



所以,现在回头去嘲笑那些在金价高点(比如3500)买入黄金的人,其实没什么意义。谁又能真正预测未来呢?

国际形势一天一个变,谁敢保证那个看似强硬的特朗普(或者其他任何领导人)最终会选择缓和,而不是在某个时刻突然决定“破釜沉舟”,宁可付出巨大代价也要走到底呢?

投资,尤其是在这种大变革时代,本身就带有“赌”的成分。

赌的是对未来走向的判断。

黄金,自然也不例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