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改革将于今日落地。 5月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谈到,今日将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优化主动权益基金收费模式,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经过三十多次的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了投资者、机构等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聚焦在投资者关心的堵点、难点、痛点。”吴清表示,随着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公募基金将更加突出投资人最佳利益导向,投资者的获得感将会进一步提升。 此次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有哪些重点?吴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已经为行业划好重点。 一是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财联社记者获悉,多家基金公司即将密集“支点式”浮动费率创新产品; 二是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纳入考核指标; 三是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将成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寸; 四是明确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五是抓紧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的规定; 五是吴清提及巴菲特价值投资,呼吁市场出现百年老店、优秀的投资机构。 四个“突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吴清介绍,即将发布的公募基金改革将有四个改革重点: 一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改革突出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 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二是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针对风格漂移、货不对板等问题,要为每只基金设立清晰的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衡量产品真实业绩的尺寸,避免产品投资行为偏离名称和定位,同时,建立公司自身全方位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减少基金经理追涨杀跌现象,提高产品长期收益。 三是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抓紧出台公募基金投资顾问管理的规定,促进规范发展。 四是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随着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公募基金将更加突出投资人最佳利益导向,投资者的获得感将会进一步提升。 吴清还提及今年即将退休的巴菲特,他表示,巴菲特今年即将退休,但是价值长期投资、理性投资、努力回报投资者,这些基本的理念是不会退休的。巴菲特退休以后,这个时代也在呼唤新的伟大的投资家,我们市场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相信也一定会产生一批优秀的投资家、投资机构。也许不是一、两个股神,但肯定会有一些百年老店、投资机构,优秀的投资团队会在我们的市场上产生。 今年吴清多次透露公募基金改革重点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在此后的重大会议上,这一话题也多次被提及。 关于公募基金高质量改革的部署,吴清曾在今年1月、3月分别透露过相关改革的基本思路。 今年1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首次透露改革方案,吴清介绍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关工作时透露,证监会经过认真调研论证,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目前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 吴清的发言给出多个维度的改革指标: 一是持续推动降费,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的费用; 二是大力发展权益基金。公募基金改革助力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 三是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实现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转常规; 四是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从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五是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监管分类评价当中的权重; 六是引导自购。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 七是在交易端,允许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作为战略投资者更加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 八是坚决纠治“高换手率”“风格漂移”等过度投机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今年3月两会记者会上,公募业改革再被摆在台面。 吴清表示,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即将推出,其中,考核制度安排是重点,将进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期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制度,引导长期价值投资。 事实上,除了即将落地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今年以来,包括《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多项举措落地,公募基金在规模快速扩张,比例提升的同时,收益状况也在逐步改善。 以公募基金费率的改革为例,通过分阶段降低综合费率,预计每年可以为投资者节省成本超过450亿元。同时,通过推进费率改革,让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更加紧密。 ![]()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