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乐科技获悉,湘财证券发布研报称,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预计银行信贷供给加强,有望维持信贷增速相对平稳。降息幅度未超预期,存款利率降息将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同时,资产质量将在政策支持下继续巩固,后续银行业绩压力可控。本轮降息之后,银行经营稳定性与高股息相对优势均有望得以提升。此外,3月保费收入恢复正增长,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配置仍有提升空间,预计银行股仍是险资重要增配方向。 湘财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会议提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约0.1个百分点。同时,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并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降准如期而至,支持银行信贷投放 本轮50BP降准幅度与此前两轮准备金率调整步长相同,符合市场预期。今年以来,大行面临较大的负债端压力,而由于内外部调控压力,降准在市场期盼之中仍迟迟未推出。当前降准能够释放中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支持银行加强信贷投放,是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手段。 降息与降准同时推进,政策利率下降幅度未超预期 本轮降息与降准同时进行,降息时机早于先前预期。早先市场预期降准先于降息,而近日汇率市场表现平稳,为降息赢得机遇,降准降息同时推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本轮政策利率与LPR降息幅度同为10BP,LPR降息幅度未超预期,后续利率政策仍有空间。 存款与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行,银行息差压力可控预计存款挂牌利率与LPR对称下调,有效缓解息差压力。央行提出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缓解息差压力。随着存款利率下行堵点打通,预计定期存款挂牌利率有望同步下行10BP,将有效减轻息差压力。 本轮降息对银行息差和利润影响可控 若1年期与5年期LPR均下调10BP,且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同步下行10BP,预计对上市银行息差的综合影响约2.4个基点,主要影响在今明两年释放。由于存款降息效应释放较慢,预计本轮降息降低2025年与2026年息差约0.9BP、2.6BP。如果活期存款下调5个基点,将进一步缓解息差压力。 此外,央行提出,扩大支农支小、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各3000亿元,并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同时,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约150~200亿元,对息差正向影响约0.4~0.5BP。综合以上,本轮政策影响2025年与2026年银行净利润增速约0.7%、2.5%。 银行经营保持稳定,险资入市为银行股带来增量资金银行经营整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今年一季度,银行经营业绩承压与债市波动影响有关,而部分中小行息差下行已经明显趋缓,预计随着银行资产质量巩固,后续业绩有望逐渐修复。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从前4个月看,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约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比上升约10个百分点。银行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水平,为提升业绩稳定性奠定基础。 融资协调机制扩大作用范围,持续巩固银行资产质量 2024年以来,受益于“白名单”融资机制和房地产需求端政策支持,房地产资产风险整体收敛。会议提出,房地产信贷数据改善,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同时,将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促进房地产需求端潜力释放,银行相关资产质量改善趋势有望延续,提高经营业绩稳定性。会议提出,将融资协调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有望有效缓解关税税率提高带来的资产隐忧。 险资入市仍为银行股增量资金来源 会议提出,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并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若股票投资风险因子下降10%,预计释放险企资金约2698亿元,将增加险企可用于股市投资的资金。2025年保险公司加强分红险销售,为提高浮动收益吸引力,险企长期投资能力更受考验。3月保费收入恢复正增长,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配置仍有提升空间,预计银行股仍是险资重要增配方向。 标的方面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股份制银行与优质区域行受益于稳经济政策与经济修复预期,关注江苏银行(600919.SH)、沪农商行(601825.SH)、渝农商行(601077.SH)、苏州银行(002966.SZ)等;二、大型国有银行等稳健型高股息银行股,关注中信银行(601998.SH)等。 风险提示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信贷需求弱修复;信用风险过快释放;政策利率下降幅度超预期。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