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盘面】锂价跌势难止

来自: 网易财经 收藏 邀请



碳酸锂期货价格跌至新低,伴随成交量急剧放大,产业链或将迎来深度调整。

文 / 张恒

近期,碳酸锂价格开启了新一轮的跳水,期货与现货市场不断刷新历史低位,引发行业关注。

截至5月7日收盘,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已跌至每吨63840元/吨,刷新了挂牌以来新低。自年初以来,累计跌幅达17.51%,跌势尚无止步迹象。

尤其是4月份,国内动力电池最新国标出台,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市场预计,锂元素将在新能源车中被减少使用。

消息一出,碳酸锂期货立即跳空低开,随后跌至7万元/吨附近反复震荡。但随着持仓量的逐步增加,多空资金博弈加剧。当价格跌破7万元/吨的关键点位后,市场突然出现了进一步的放量跳水。



从4月24日到5月7日的7个交易日里,碳酸锂LC2507合约连续走低,其间几乎每个交易日收盘后都是新低,其成交量持续放大,5月7日的成交量更是达到了27.69万手,几乎是平时的3-4倍。

其实,从年初至今,碳酸锂价格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尽管市场几度期盼所谓的旺季行情,但始终未能兑现。出口方面,美国政策频繁调整,加征关税抑制了海外需求。国内下游厂商则维持按需采购,总体交易清淡。

有期货分析师称,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中国锂电池出口受到了冲击,4月部分电池厂减少了材料订单,说明海外电池需求的预期在降低。一些企业试图借助东南亚和墨西哥的转口贸易缓解冲击,但效果有限。中长期来看,中国锂电池的海外市场份额仍有下滑风险。

此外,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也加速了上游锂矿的下跌。澳洲锂矿CIF价格从年初的850美元/吨降至786美元/吨,非洲矿报价则跌至757美元/吨。供应端的坍塌,进一步压低锂价。

国内的江西大型矿山节后迅速满产,叠加进口矿回流和加工效率提升,国内碳酸锂产量持续增长。库存快速累积,现货价格支撑不足。SMM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从年初的7.51万元/吨下降至6.71万元/吨,跌幅达10.65%,而主力期货合约跌幅更大,超过17%。

现货价格跌得慢一些,是因为上游企业不愿亏本出货,加上部分冶炼厂缺乏外采原料而停产,阶段性推高了现货基差。这种价格倒挂往往意味着价格底部还未探明。

有机构透露,当前碳酸锂产业的平均开工率为48%。其中,盐湖提锂保持稳定,辉石和云母提锂则延续回落趋势。产量与利润间的相互作用,正在重新塑造产业节奏。



在中美相互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一些新能源材料厂商选择暂停出口或重新谈判价格,以缓冲成本上涨的压力。

出口依赖度高的三元正极材料企业近期也受到了明显冲击。4月订单量出现下滑,尤其是韩国市场的需求减少明显。不过,重心放在国内市场的头部企业波动不大。行业分化趋势开始显现:对外依赖高的企业面临更大调整压力,而内需导向型企业则相对稳定。

终端市场方面,新能源车仍保持强劲需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消费景气度并未降低。

但不俗的消费势头并没有传导到产业链上游。锂盐价格持续承压,库存高企与产能扩张的双重压力成为主要原因。目前碳酸锂价格已跌破部分矿石提锂企业的成本线,一些项目开始推迟投产,预计未来扩产节奏将明显放缓。



至于价格何时探底,业内观点仍存在分歧。过去几年,锂电产业在“量”的扩张中跑得太快,如今回头看,高库存和产能过剩不过是埋下的隐患。

眼下的调整虽然惨痛,但同时也在倒逼产业链从“抢资源、拼扩张”走向“控节奏、提效率”。这轮价格调整可能不仅是周期性波动,更像是一次资源错配后的调节及产业成本体系的变革。【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街道长岭路与观山路西北角中天会展城TA-1、TA-2栋(2)16层14号
电子邮箱:599599113@qq.com
客服电话:13765656037

Powered by 贵州阡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qianlew.com Inc.( 黔ICP备202504367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