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5月8日),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市场迎来反弹,结束了连续七个交易日的下跌。基准7月交割的棕榈油合约(FCPOc3)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收盘上涨73林吉特,涨幅1.96%,报收于3801林吉特/吨(约合888.71美元/吨)。此前,棕榈油价格跌至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情绪受到主要消费国强劲买盘的提振,尤其是印度和中国需求的回暖。本文将结合最新基本面与技术面信息,分析棕榈油市场的短期表现,并展望未来走势。 ![]() 本周棕榈油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主要消费国的采购活动。据知名机构报道,印度近期积极采购粗棕榈油,而中国则在5月至9月交货周期内购买精炼、漂白和脱臭(RBD)棕榈油。一位新德里全球贸易公司的交易员表示,印度和中国的棕榈油库存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近期价格回调为两国提供了以较低价格补充库存的机会。这种强劲的买盘需求为棕榈油价格提供了关键支撑,推动周四价格从日内低点反弹。 孟买植物油经纪公司Sunvin Group的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分析称:“期货价格早盘低开,但在印度买盘和近期大幅下跌后的空头回补推动下迅速找到支撑。”他指出,市场在连续下跌后出现短线超卖迹象,吸引了投机资金的介入。此外,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周四下跌0.99%,令以林吉特计价的棕榈油对海外买家更具价格吸引力,进一步刺激了出口需求。 然而,棕榈油市场并非全然乐观。行业分析师Dorab Mistry周三表示,由于生产恢复导致库存累积,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可能在6月至11月继续承压,价格可能跌向3500林吉特/吨的两年低点。这一预测反映了市场对供应端压力的担忧。马来西亚作为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近期产量逐步回升,而出口需求能否持续消化新增供应仍存在不确定性。 棕榈油价格还受到其他食用油市场的联动影响。作为全球植物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棕榈油与豆油和菜籽油等竞争对手的价格走势密切相关。周四,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力豆油合约(DBYcv1)下跌0.13%,棕榈油合约(DCPcv1)下跌0.2%,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合约(BOcv1)上涨1.01%。棕榈油与豆油的价差波动可能影响买家的采购选择,交易员需密切关注这一动态。 全球能源市场也为棕榈油提供间接支撑。周四,原油价格因贸易谈判的乐观预期而持稳。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之一,棕榈油价格通常与原油价格存在正相关性。若原油价格持续走强,可能为棕榈油提供额外的上涨动能。 技术面分析:反弹动能与下行风险 从技术面来看,棕榈油日K线图显示价格在布林带下轨附近获得支撑后反弹。布林带(20,2)上轨位于4240林吉特/吨,中轨为3977林吉特/吨,下轨为3715林吉特/吨。当前价格3801林吉特/吨,接近布林带下轨,反映市场在超卖区域的企稳迹象。然而,价格仍低于中轨,短期趋势偏弱。 MACD指标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DIFF值为-11.5470,DEA值为-129.4885,MACD值为-117.9416,显示空头动能依然占据主导,但负值收窄表明下跌动能有所减弱。结合日内走势,价格在触及近期低点后反弹,显示买盘力量的介入。然而,3801林吉特/吨的水平并非强支撑位,若无法突破3900林吉特/吨的短期阻力,价格可能再度测试3715林吉特/吨的下轨。 ![]() 未来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棕榈油市场的走势将在短期内受到消费国需求与供应压力的双重影响。印度和中国的强劲买盘为价格提供了底部支撑,但市场需要进一步确认出口需求的持续性。若主要消费国继续以当前价格补库,棕榈油可能在3800-4000林吉特/吨区间内企稳并尝试反弹。然而,Mistry的预测提醒市场,生产恢复带来的库存压力可能在中期内限制价格上行空间。若产量增长超出预期,或全球植物油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可能在未来数月逐步下探至3500林吉特/吨。 技术面上,3800林吉特/吨的心理关口和布林带中轨3977林吉特/吨将是短期关键水平。价格若能突破中轨并站稳4000林吉特/吨,可能打开进一步上行空间;若跌破3715林吉特/吨的下轨,则可能加速下行。交易员需密切关注印度和中国采购节奏、林吉特汇率波动以及豆油和原油价格的联动效应,以判断棕榈油的下一阶段方向。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