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乐科技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维持石油天然气行业“增持”评级。如果俄乌冲突结束,欧洲恢复对俄罗斯管道气的进口,减少对美国LNG的进口,则欧洲和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下降,国内外天然气价差可能扩大,相关企业有望受益。在原油方面,地炼企业进口俄油的折价优势可能逐渐消退,主营炼厂有望受益。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在天然气方面,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气出口受到较大影响,抬高了欧洲气价。该行认为,如果俄乌冲突结束后,欧洲恢复对俄罗斯管道气的进口,减少对美国LNG的进口,则欧洲和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有可能下降,国内外天然气价差可能扩大,推荐拥有接收站资产的新奥股份、九丰能源等企业。在原油方面,俄乌冲突期间,中国对俄油进口量增加,国内地炼抓住了低成本原料的市场机会,获得了相比主营炼厂更低的成本优势。该行认为,随着俄乌冲突结束,地炼企业进口俄油的折价优势可能逐渐消退,难以延续过去原料端灵活性带来的成本优势,推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中国石化等主营炼厂。 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对欧洲油气出口较多 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较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较多。2021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为7021亿方,而国内需求量仅4315亿方,剩余2013亿方以管道气的形式出口,主要出口给欧洲,395亿方以LNG的形式出口。俄罗斯原油产量为51212万吨,出口量为24414万吨,接近产量的一半。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油气资源出口从欧洲转向中国等其他国家 LNG方面,2021-2023年,由于北溪线停运,俄罗斯向欧盟管道气出口量减少1066亿方,向欧洲其他地区出口量减少106亿方。原油方面,2021-2023年,由于欧美制裁,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原油数量减少10625万吨,向美国原油出口数量减少991万吨,向日本出口减少434万吨。为了减少出口受到的影响,俄罗斯转而增加了对中国、印度等其他国家的油气出口。 如果俄乌冲突结束,各地区油气供需格局展望 欧美趋于宽松,中国趋于紧张。该行认为,如果俄乌冲突结束,欧洲对俄罗斯制裁结束后,俄罗斯原油出口结构可能变化,天然气供应可能增长;欧洲原油进口结构可能变化,天然气进口量可能增加;中国原油进口结构可能变化,天然气宽松局面可能缓解;美国LNG价格可能回落。 风险提示:宏观及能源需求下滑超预期;地缘政治事件致使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行业政策推行不及预期风险。 |